本项目服务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f Denosumab Compar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Postmenopai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Oral Bisphosphonate
一项对比狄诺塞麦和唑来膦酸在口服双膦酸盐经治骨质疏松绝经妇女中的作用的随机双盲研究
演讲者: Colorado center for bone research  PD Miller

口服双膦酸盐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法,但有许多因素导致较低的依从性。针对可耐受口服双膦酸盐的患者,低剂量双膦酸盐,例如一年一次的唑来膦酸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尽管患者服用的双膦酸盐换了又换,但临床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研究表明,妇女接受口服双膦酸盐治疗后服用狄诺塞麦,其骨密度提高了,而唑来膦酸并没有这个效果。所以这项研究旨在通过检测狄诺塞麦和唑来膦酸这两种肠胃外给药的非劣性和优越性来对比它们在口服双膦酸盐经治骨质疏松的绝经妇女中的作用。

为此作者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随机、评估者盲化、双模拟开放试验。该项试验研究群体为55岁以上绝经妇女,接受双膦酸盐治疗两年以上。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分数低于−2.5,血清C端肽小于500 pg/mL。主要终点为一年内腰椎骨密度变化(非劣性),次要终点为一年内髋部骨密度变化(非劣性)、狄诺塞麦引起的一年内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变化(优越性)。探索性检测终点:股骨颈骨密度、1/3的桡骨和血清C端肽、P1NP、白蛋白调节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一年内的变化。

 

该项试验样本分布:对照组一年一次5 mg唑来膦酸;试验组60 mg狄诺塞麦每六个月一次。共有643例患者参与随机试验,对照组有322例,其中5例经同意退出,2例失联,死亡1例,其他方式退出2例,最终有312例完成研究;试验组有321例,其中3例经同意退出,3例失联,其他方式退出2例,最终313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理背景近似:年龄、体质量指数、更年期时间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史、腰椎骨密度、髋部关节骨密度、双膦酸盐预先治疗时间、血清环磷酰胺和P1NP浓度。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研究结果显示:12个月后,与唑来膦酸对照组相比,狄诺塞麦显著提高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1/3的桡骨密度也有少量提高。在骨转换指标方面,在大多数的检测时间点中,与唑来膦酸相比,狄诺塞麦显著提高血清C端肽、P1NP含量。唑来膦酸组和狄诺塞麦组的不良反无显著性差异。在提高髋部骨密度方面,在此前口服双膦酸盐的患者中,替换成狄诺塞麦与持续唑来膦酸相比,替换组髋部骨密度显著增加,这一试验结果和替换成狄诺塞麦与持续其他双膦酸盐(RIS、IBN、ALN)的对比试验结果相一致。

 

总的来说,在曾用口服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时间大于2年的绝经妇女中,与唑来膦酸相比,替换成狄诺塞麦会显著提高所有骨骼检测位点的骨密度。试验中并未发现狄诺塞麦有新的安全隐患。与保持双膦酸盐治疗相比,从双膦酸盐换成狄诺塞麦治疗在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骨转化指标上有明显优势。

 

问与答

1.      从口服双膦酸盐治疗转换到静脉注射狄诺塞麦是推测出来的方法吗?

静脉注射能降低狄诺塞麦药量,提高药物吸收效率,这是有试验依据的。

2.      您对结合治疗有什么看法?

在我们的试验中,结合治疗有效提高了骨质疏松患者的多项生理指标,很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