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新闻订阅_爱唯医学网 http://www.elseviermed.cn/drc/news/arrhythmia 爱唯医学网心律失常资源中心是心律失常相关资讯的综合平台,致力于为广大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最专业、最有价值的心律失常相关信息,内容覆盖心律失常领域的国外最新进展、期刊发表、临床指南、原版图书介绍、病例讨论、会议报道、国内外医学专家学术成果等,以及常用药物、会议预告等实用信息查询。 皮下ICD可转复VT/VF 不合理电击很少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Subcutaneous_ICD_effective_VT_VF_conversion 《循环》杂志8月26日发表的一项为期11个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证实,一种新获准的完全皮下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在检测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几乎100%有效,且不需要经静脉导线。这一结果超出了预设的88%有效率标准(Circulation 2013;128:944-53[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3.0])。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Weiss博士指出,这种器械的平均至治疗时间约为15秒,间隔时间可长到18秒或以上。事实上这并未导致任何有临床意义的后果,研究者表示:“至治疗时间略微延长可以为很多(心动过速/纤颤发作)自发终止创造机会。” 这种由Cameron Health/波士顿科学研发的皮下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已于2012年9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它是首个可在无经静脉导线的情况下置入的ICD,而众所... 2013/8/28 10:12:52 去神经心肌可预测心脏猝死风险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Denervated_myocardium_predicts_risk_sudden_cardiac_death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据第18届世界心脏病大会(WCHD)上报告的一项历时4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心脏病发作后的去神经心肌量可预测心脏猝死的几率及是否需要使用置入式除颤器(ICD)。 Michael Cain博士 这项研究旨在更好地预测除颤器的潜在受益者,其招募的患者大部分在基线时都已接受了初次血运重建,并且都符合使用除颤器的条件。总体而言,受试者年龄均在65岁左右,左室射血分数约为26%,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心力衰竭;人口学特征不因是否满足研究的终点而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研究者、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与生物医学院院长Michael E. Cain博士及其合作者发现,对于符合使用ICD条件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而言,去神经心肌量可预测猝死,该指标独立于较多的传统终点,比如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脏病分级。因此,分子影... 2013/8/21 11:39:16 伴LBBB和QRS间期延长者CRT结局最佳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Best_CRT_outcomes_LBBB_prolonged_QRS 根据8月1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报告,在一个大型、现实的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植入(CRT-D)患者人群中发现,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和QRS间期≥150 ms的患者获得的结局最好(JAMA 2013; 310:617-26; [doi:10.1001/jama.2013.8641])。 主要作者、丹佛健康医学中心的Pamela N. Peterson医生指出,尽管当前指南建议主要基于QRS形态和持续时间选择进行CRT的患者,但这些建议主要是基于仅考虑这两个因素之一的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和亚组分析。唯一一项综合评估QRS形态和持续时间的研究“未评估有意义的患者结局,”因此,这些建议在现实实践中的效益尚不明确。 研究者利用来自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的ICD数据库的信息,研究了上述问题。他们评估了2006~2009年期间接受CRT-D植入... 2013/8/19 11:57:49 连枷样二尖瓣叶:早期手术PK严密观察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Early_surgery_vs_watchful_waiting_flail_mitral_leaflets 《美国医学会杂志》8月13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报告显示,如果连枷样二尖瓣叶仅引起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二尖瓣反流,则与严密观察相比,早期手术可带来明显更佳的生存率、更低的心力衰竭风险和相当的房颤发生率(JAMA 2013; 310:609-16 [doi:10.1001/jama.2013.8643])。 主要作者、罗切斯特梅奥医院的Rakesh M. Suri医生报告称,早期手术组患者的远期总死亡率比严密观察组降低了大约4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了大约60%。不仅如此,这一获益可持续20年之久,并且所有重要亚组的患者均可获益。 上述结果来自对一个国际注册数据库资料的分析。该研究招募了在常规临床实践中获得诊断的连续患者,是在不具备立即手术传统指征的患者中对比早期手术与严密观察的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参与该研究的中心有非常高的二尖瓣修复率(>90%)和很低的手术死亡率,“提示很多优秀的修... 2013/8/15 9:06:28 荟萃实践成果 共享学术前沿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Assemble_sharing_practice_achievements_academic_frontier HRS编者按:7 月 25-28 日,在这绿柳舞枝、荷花满堂的仲夏时节,由中国心律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心律学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展示了国内外心律学领域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实用性与前沿性兼备。大会还设立青年医师沙龙,让更多年轻学者展现才华。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介绍,2012 年由中国心律学会与中国心电学会共同启动的中国正常成人心电数据库项目,历经一年已完成全国心电图数据采集、入库和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再次启动了中国人动态心电图数据库项目,预计 2014 年5 月完成。研究结果将提出中国正常成人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参考值,从而结束中国没有自己心电数据库的历史!中心发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郭继鸿教授细数心脏起搏治疗五大进展郭教授介绍了近年来起搏治疗领域取得的5大最新进展。皮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皮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仅在皮下埋置,不... 2013/8/5 14:21:36 牛艳红 新风险评分模型对AF卒中的预测效果佳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New_risk_scheme_predict_stroke_AF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报告显示,基于AF抗凝和危险因素(ATRIA)研究队列的数据,新的卒中风险评分模型的效能优于目前主要临床指南推荐的模型J. Am. Heart Assoc. 2013; 2013[doi: 10.1161/?JAHA.113.000250])。 研究者首先在一项推导研究中建立了ATRIA模型,然后在另一项验证研究中证实其准确性。结果显示,该ATRIA评分模型识别的卒中低危患者比例为46%,显著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其他危险评分模型识别的比例。这将使临床医生考虑对近半数AF患者放弃抗凝治疗。这一新模型在计算一级预防患者的卒中风险方面特别有用,一级预防患者是卒中风险最不确定且最迫切需要进行个体化抗凝决策的大型患者人群。此外,该模型特别有助于预测重度卒中,这是医生最想避免的卒中类型。 主要研究者、麻省总医院临床流行病科的Daniel E. Singer医生及其同事... 2013/7/31 10:33:22 房颤治疗:碰撞中变革前行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Treatment_of_atrial_fibrillation_the_evolution_of_the_forward 思想火花认识递进 房颤机制“柳暗花明” 追溯历史,房颤的认识、诊治进展颇具戏剧性。1611年,William Shakespeare 曾描述:“我的身体在颤抖,我的心在疯狂地舞动着,但这并未引起我的快乐。”William Harvey 在 1628 年也记载:“受试动物的右心房发生了一种极为不规律的特殊运动,此时心房已丧失了规律收缩,变成一种蠕动。”但直至 1906 年,Williem Einthoven 才首次记录到房颤的心电图。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对于房颤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逐渐由浅入深。“尚无一种假说能完全肯定地解释房颤发生机制,” 本届大会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告诉记者,1998年,Michel Haissaguerre 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房颤来源于肺静脉的理论,之后... 2013/7/24 11:55:58 第7届东方会专题报道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The_7th_Oriental_special_report 编者按:5 月23-26 日,上海世博中心。由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东方会”)再次演绎了一场心血管领域的学术盛会,注册代表共4000 余人。本届会议设17 个会场,15 个论坛,5 场手术转播,6 场手术录播,126 个专题,850 多场专题报告以及病例汇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上成功完成我国首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东方会”已成为品牌会议,“东方会”还将继续秉承“普及、提高、创新”的办会宗旨,真正成为学术沉淀的标杆会议。 我国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首度启航  ▲ 本报记者 许奉彦 许菁   本届“东方会”手术直播现场,葛均波院士以及团队完成2 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PVI)。这也是继2011... 2013/6/28 21:11:04 首次中国房颤日:发布“中国房颤防治倡议书”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Atrial_fibrillation_for_the_first_time_China_released_Chinese_atrial_fibrillation_prevention_initiative 房颤是常见的连续性心律失常,当今我国房颤患者约为800 万。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房颤的患病率还将继续升高。房颤并非良性心律失常,不仅使死亡率倍增,还因引发卒中致残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目前每5 个卒中患者中就有1 例因房颤血栓脱落所致。房颤还明显增加住院率,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严重疾病。但是,目前广大房颤患者、少数医务工作者和民众对房颤的认识普遍存在不足,使我国卒中发生率高、抗凝药物使用率低。即便在住院房颤患者中,也仅有7% ~ 10%的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其中近四分之一并未达到预期的抗凝疗效。鉴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律学会和中国心律失常(AA)联盟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并成立“中国房颤联盟”(CNAFA),其首要任务就是... 2013/6/28 20:47:58 房颤消融失败后应再消融而非用药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Reablate_no_medicate_after_failed_AF_ablation 丹佛——一项随机试验结果显示,当首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遭遇失败时,再次进行消融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onathan Steinberg博士在心律学会(HRS)2013年会上报告称,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首次消融治疗成功率通常约为60%,而其余40%首次消融失败者应当如何治疗目前尚无定论,此前尚无有关这一问题的随机临床试验证据可供参考。 图. 药物治疗组和再次消融组的3年关键结局指标对比。 这项研究纳入了154例在首次接受消融治疗(仅进行肺静脉隔离)后3个月内复发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受试者被置入心电记录器(ILR)以追踪房性心律不齐事件。然后研究者将这些受试者随机分组,再次行消融术(仅限于再隔离肺静脉)或根据指南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药物选择由施治的医生自行决定,包括3个选项:丙胺苯丙酮450~900 mg/d、索他洛尔160~3... 2013/6/21 8:09:35 减少电击试验改善了医生使用ICD的合理性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Shock_Less_trial_improves_physicians_ICD_programming 丹佛——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医生对于旨在减少不必要电击的循证置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规划策略的依从率已显著上升。依从性的提高使得全因ICD电击风险显著降低了27%。这对于患者而言不啻为一个好消息。它意味着更少的电击相关疾病和潜在死亡。 Marc T. Silver博士 Marc T. Silver博士在心律学会(HRS)2013年会上报告称,减少电击研究是一项真实世界国际性研究,从118个中心招募了4,131例置入ICD的患者及其医生。依从性的提高是通过采用个体化多页治疗规划报告(TPR)实现的。TPR为ICD中心及医生提供了对循证规划设定依从率的详细反馈。 在这项研究中,有2,693例患者在中心获得其首次减少电击报告之前已置入了美敦力一级或二级预防ICD,其余1,438例患者则在中心获得首次报告后置入ICD。在“之前”组中发生了265次... 2013/6/19 8:33:50 飞机上的急症患者半数得到医生乘客的救治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Physician_passengers_handle_half_inflight_emergencies 根据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从5条国内、国际航线上打给医疗通信中心的11,920次求助电话的分析,在客机上发生的医疗紧急情况接近一半是由乘客中的医生首先处置的(N. Engl. J. Med. 2013;368:2075-83)。 飞行途中发生的医疗紧急情况很少导致飞机改变航向或患者死亡。多数事件与晕厥(37%)、呼吸系统症状(12%)或胃肠疼痛(9.5%)有关。 在这近3年的时间内,这5条航线共运送了约7亿4千万名乘客,约占全球航空乘客的10%。据此推算,全球每年发生约44,000次此类事件。 有24例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治疗,其中5例接受了电击。91.6%的患者事后接受了随访。共有36例患者死亡(其中30例在飞行途中死亡),其平均年龄为59岁。 有31% 的医疗紧急情况在飞机着陆前已被完全解决而不需要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的救助。在其余患者中,... 2013/6/17 17:05:03 他汀类预防房颤准备就绪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Statins_A_fib_ready_prime_time 梅奥医院初级保健医生、医学教授Jon O. Ebbert博士指出,房颤(AF)风险随年龄增加和结构性心脏病的出现而增加,已给美国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经济负担。AF总患病率为1%,70%的患者年龄≥65岁。包括住院和门诊费用在内,AF初次发作的治疗费用约为1.5万美元。 Ebbert博士认为,尽管已充分控制医疗费用,但这些难以治愈的患者仍然接受了大量治疗并造成了巨大资源消耗。在这种情况下,一分预防将真的胜过十分治疗。 对于AF,使用他汀类药物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法国研究人员日前发表的一项针对他汀类预防AF的文献系统综述,为他汀类预防作用提供了最新证据(Curr. Opin. Cardiol. 2013;28:7-18)。 该项分析纳入了32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了一项他汀类与安慰剂的直接比较试验,共涉及71,005例患者。 结果显示,他汀类治疗与AF风险减少显著相关[比值比(... 2013/6/13 8:20:17 抗菌性塑胶封套或可抑制心脏设备感染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Antibacterial_envelope_limit_cardiac_device_infections 丹佛——据心律学会(HRS)2013年会上报告的一项大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期中分析结果,将置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设备封装在一个专用的抗菌性塑胶封套中再置入患者体内,与90天严重感染发生率较低有关。其研究者是美国波特兰市俄勒冈州卫生科学大学的Charles Henrikson医生等人。 这种抗菌性塑胶封套名为AIGISRx,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并且已上市,用于预防设备移位及感染,由不可吸收性聚丙烯网构成,后者被覆一层可吸收的聚合物层,这层物质可连续7~10天释放利福平及米诺环素。这些抗生素对引起设备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很有效,其中包括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 Charles Henrikson医生 这项名为CITADEL/CENTURION的研究涉及1,000例在美国55家医疗中心使用抗... 2013/6/8 14:03:23 应对猝死突袭 重在得“心”应“手” http://www.elseviermed.cn/article/detail/To_cope_with_sudden_death_raid_on_a_heart_should_be_hand 6月3-9日将迎来“2013中国心脏节律周”,届时国际心律失常联盟和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将娓娓述说那些有关心脏节律的故事。去年,心脏节律周的主题呼吁人们“关注脉搏,你我同行”;今年的主题警醒我们“远离猝死,从‘心’做起”。中国心律失常联盟作为时时关注你我心脏节律相关状况的组织,希望通过潜心揭示现存隐患、普及点滴进展以及精心准备年度话题和配套活动,使短短7天的“中国心脏节律周”成为全年心脏节律健康教育交响曲中的最华美乐章。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希望心脏节律相关的最新理念、健康知识与心肺复苏救治技巧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田。 事实 猝不及防的生死离别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为41.84/10万,以13亿人推算,每年心脏原因所致猝死国人总数已超过54万,居全球之首,近年猝死明显... 2013/6/4 10: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