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例分析 > 病例分析内容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紫绀、杵状指、低氧血症——北京协和病例
难易度:
打印| 推荐给好友
病例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秦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陆慰萱
 
(通讯作者:陆慰萱 邮箱:)
 
患者,男性,47岁。因“咳嗽、活动性气短2年,加重2周”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短,直立活动后加重,仰卧休息后减轻,无发热、乏力等不适,就诊于外院,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冠脉造影均正常,胸部CT显示“肺间质纤维化”,予以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富露施)、罗红霉素治疗无效。考虑不除外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2周前症状逐渐加重,就诊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5kg,无肌无力、关节痛、雷诺现象等。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5年前因腹胀发现“脾大、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否认输血史。吸烟10年,20支/天,无特殊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类似疾病史。
 
查体
 
T:37.2℃, P:94次/min, R:19次/min,BP:110/60mmHg。 面色晦暗,巩膜无黄染,口唇紫绀,前胸可见散在蜘蛛痣,心脏未及异常,双下肺闻及湿啰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可见杵状指,神经科查体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能:AST 42u/L、GGT 86u/L、TBIL22.5µmol/L、DBIL6.9µmol/L、ALB24g/L;D-Dimer:846µg/L;免疫指标:ANA-IIF HN1:40(+)、抗ds-DNA、抗-ENA及ANCA 均阴性;动脉血气:pH 7.489、SaO2 85%、PaO2 55mmHg(直立位)、PaO2 60mmHg(仰卧位)、PaCO2 28.5mmHg、P(A-a)O2 42.3mmHg;肺功能:肺容量和通气功能正常、DLCO% 65%、 Qs/Qt 30%。胸部CT(图1)显示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小叶间隔增厚。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图2)提示肺内右-左分流,分流率为40.2%。
 
图1 胸部CT——点击看大图
 
图1  胸部CT
 
图2 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点击看大图
 
图2  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


问题 1 :  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图2)为何提示分流显像?
问题 2 :  外院“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有依据吗?
问题 3 :  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2010/4/18 20:28:10
Neo 说:
诊断考虑肝肺综合征,支持点:1、脾大、脾切除史,查体蜘蛛痣,考虑可能有肝病,并且可能有肝硬化 2、典型的症状,直立位呼吸困难加重,平卧位减轻 3、检查结果支持,肝功轻度异常,肺核灌注先想提示右向左分流。肝病的原因可能为自身免疫性肝病,ANA阳性。其他包括alpha 1 antitrypsin deficiency既可致肝功能损害,也可导致肺部纤维化,不能排除。
2009/12/7 13:11:08
Eva 说:
病例经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弥漫型肺动静脉畸形
2009/11/28 0:15:40
Eva 说:
想提供一个病历:25岁,女性,***正常,因“持续性全身紫绀10余年”入院。既往体检,无肝病史。查体:神志清,精神好,全身皮肤粘膜中-重度紫绀,杵状指(趾),双肺呼吸运动正常,左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大小正常,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查体无特殊,双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入院后,完善心脏超声未见心脏结构功能异常,肺部CTA未见动静脉分流及肺隔离症,血常规提示Hct>65%及Hb为177g/l,单核粒细胞比值稍有升高;风湿免疫系统指标未见异常;乙肝抗体未见异常;血气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重度低氧血症;肺CTA提示双肺弥漫性粟粒样高密度影,分布中央多于周边,下肺多于上肺。(改天上图)。
请大家提供诊疗意见。谢谢!
2009/10/1 2:51:27
章鱼国 说:
下肺的解剖 有 肺栓塞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登录。
问题 1  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图2)为何提示分流显像?

答案:
图2 中不仅双肺有核素的浓集,体循环中脑、甲状腺以及双肾等都有核素的聚集,说明从静脉注入的核素经分流入动脉,造成体循环脏器有核素聚集,提示有从静脉到动脉的分流。
问题 2  外院“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有依据吗?

答案:
依据不足,详见点评。
问题 3  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
肝-肺综合征
 
点 评
 
本例患者紫绀、杵状指、低氧血症原因不明,2年来院外经心内科、呼吸科、血液科等多科会诊,耗费万元,仍未查明,曾经被拟诊为肺结核、肺纤维化等疾病。患者于我院查体时发现皮肤蜘蛛痣和左上腹手术瘢痕,经进一步询问得知患者因肝病、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功能亢进,5年前行脾切除术。上述查体结果提示该患者的低氧血症可能与既往的肝病相关。肺功能提示分流量增加。经过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进一步证实存在分流现象,分流量大于前者,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
 
HPS是低氧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是慢性肝病常见的两种肺血管并发症。本例患者的HPS由慢性肝炎引起,此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胆汁淤积、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Wilson病、酪氨酸血症等均可引起HPS,其中以肝硬化较为常见。HPS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无关,可以在肝硬化失代偿或肝功能无明显异常时发生。HPS导致低氧血症的病理基础为肺毛细血管扩张(即肺蜘蛛痣)和肺内小动-静脉交通支分流的形成,由于其病变主要位于双下肺,故直立位时因重力原因流经下肺的血流增多,分流量增大,导致该患者立位较平卧位时低氧血症加重(即直立位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明显(即平卧呼吸)。
 
确定肝源性肺血管异常是诊断本例的关键,确诊方法除通过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外,还有右心声学造影(静脉注入振荡生理盐水产生小泡,正常时小泡到达肺部时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而被阻滞和吸收。如果UCG发现左心房内小泡回声,则证实有分流存在)和肺动脉造影(可无异常改变或直接显示异常的肺血管扩张和肺内动-静脉交通支)。
 
本例患者的紫绀、杵状指、低氧血症、肺弥散功能下降以及胸部HRCT表现,极易误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其鉴别点如下:①HPS患者有肝病史,查体可见皮肤蜘蛛痣、杵状指,而IPF患者缺乏上述病史。②肺功能检查:HPS患者肺容积及通气功能正常,肺内分流增多,而IPF患者肺容积减小,限制性通气障碍,无肺内异常分流。③右心声学造影、肺首次通过核素灌注显像或肺动脉造影可显示HPS造成的肺内分流,而IPF患者无异常改变。除此之外,HPS还应与先天性肺动-静脉瘘、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等相鉴别。HPS的内科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改善肝功能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部分患者,可行肝移植手术和肺动脉栓塞手术。
 
皮肤蜘蛛痣是HPS的常见皮肤表现,被认为HPS的标记,对不明原因的低氧血症患者,当发现有皮肤蜘蛛痣、杵状指和肺动脉高压三联症[1]时要警惕肝-肺综合征存在。
 
参考文献
 
Lange PA, Stoller JK. The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Ann Intern Med1995;122:521-529

 病例分析

 王燕燕 王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患者,女,69岁。2009年1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当时程度较轻,未予以重视。2009年3月患者乏力症状加重,尿色逐渐加深,大便习惯改变,颜色变淡。4月18日入我院感染科治疗,诉轻度头晕、心慌,体重减轻10kg。无肝区疼痛,无发热,无腹痛、腹泻、腹胀、里急后重,无恶性、呕吐等。入院半月前于外院就诊,查肝功能:ALT 601IU/L,AST 785IU/L,TBIL 97.7umol/L,白蛋白 41g/L,甲状腺功能:游离T3 30.6pmol/L,游离T4 51.9pmol/L,心电图示快速房颤。
 

医学数据库  医学数据库



友情链接:中文版柳叶刀 | MD CONSULT | Journals CONSULT | Procedures CONSULT | eClips CONSULT | Imaging CONSULT | 论文吧 | 世界医学书库 医心网 | 前沿医学资讯网

公司简介 | 用户协议 | 条件与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卫生局审核意见通知书 | 药监局行政许可决定书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京ICP证070259号 | 京ICP备09068478号

Copyright © 2009 Elsevier.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唯尔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