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学资讯  > 医学资讯内容

医学生下基层怎成“无奈之举”?

2010-12-15 【发表评论】
打印| 推荐给好友

——医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八成要留大城市,四成不选对口专业,二成选择基层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王红漫  本报记者  陈惠  张艳萍  李晓雅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这些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每盛行于六七月份的大学校园里的横幅,如今已没有了身影。学生的就业,自然也就与那时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的斗志昂扬、热血澎湃,一派非将自己扎根边疆无功不返的气势无法比拟。这种氛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6070后。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延续到后来的8090后,如今,这些8090后较之于前者有着特立独行的思想、行为和个性,他们的抉择与上一辈更是大相径庭。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红漫教授等人近日对北京市某医科高校本科生做了一项关于
医学生赴基层医疗机构就业意愿探究的调查就印证了这一点。这份调查的样本为20097月前在校的本科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包括基础、临床、预防等七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56.9%学生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信心不足的只占17.5%;近40%学生对于将来是否从事对口职业持否定或无所谓的态度,二年级学生认为将来会从事对口职业的比例明显低于高年级。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薪酬的期望值,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也不例外。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学生期望自己年薪在
3~9万元之间;半数以上学生的理想年薪在9~20万,另有近三成的学生,其理想年薪高于20万。但另据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9月,全国医学本科签约平均月薪仅为2045元。医学生的薪酬期望在城市中尚无法达到,在基层更是远不能达到。

而对就业地区选择方面,大中型城市依然是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地区,仅16.3%调查对象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其余均表示不愿意。如果要求毕业后去基层工作2年,则93.5%的学生愿意,其中74.0%学生提出要求,希望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顺利地回到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并希望这样的经历能成为他更好发展的资本。

调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医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期待高薪、偏爱大医院就业的情况,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医疗环境下,也许这些想法会被一些过来人认为是不切实际,并且从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分配情况来看,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医学生的这些期望。不可避免的,有的人毕业就失业,有的人放弃最初的理想只选择与医相关的职业,而不是成为医生,更极端的,完全转行卖起了臭豆腐。

问题是,我们有什么理由责备这些医学生?谁不想坚持,谁又愿意放弃?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且听一听来自教育界、医疗界的声音。

该研究是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对北京某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一项调查,研究总体是该校20097月前在校的本科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包括基础、临床、预防等7个专业。按照多阶段抽样方法,共抽取样本380人。  
 

调查

四成医学生对职业持否定或无所谓的态度 

调查显示,56.9%学生对就业前景有信心,信心不足的只占17.5%;各年级的看法分布有显著差异,四年级学生的就业信心低于二、三年级。近40%学生对于将来是否从事对口职业持否定或无所谓的态度,不同年级学生的看法存在差异(见表1)。 

点击看大图

一位预防医学系长学制的男同学在职业规划这一部分所给出的答案具有代表性,基本可以体现出五年级的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和目标的普遍情况。该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表示
比较没信心,也说不清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虽然对于理想工作有着“20万以上的年薪期望值,但他仅希望起点工作能为他带来“3~6的年薪。这位同学在职业选择的方面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职业前景”“工作环境和压力”“社会地位”“职业稳定”“报酬”“个人因素,兴趣与爱好性格等,但同时却没有选择专业对口一项,从另一方面显现出他并不十分看好专业学习对于未来就业的贡献。
 

 点评 

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并不觉得奇怪。可以说,在如今的环境下培养一名医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是因为,无论是选择做医生还是不选择做医生,均会涉及与此相关的很多背景:一方面是当下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是医生待遇的现实状况。从这些角度加以考量与分析后,医学生的选择必然会呈现不一样的结果,于是有人会选择做医药代表,有人会选择做医生,如此不一而足,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影响到医学生的就业倾向:那就是,很多学医的人原本并不热爱医学,而仅仅是因为分数、调剂等原因,阴差阳错步入了医学的殿堂,心中自然难有对医学对口专业的十足信心与鉴定态度。 

我始终认为,医学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因此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都有必要引入淘汰机制。对医学生如此,对已经工作的医生更应该如此,如每年应该通过一定的考试、考核,最终将精英中的精英留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医师的执业困境不容回避 

医学生对就业无所谓的态度,我认为这不是他们自己主观的想法或选择,而是被现实逼迫或者是对现实失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医生面临着诸多执业困境,医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医护的薪酬待遇非常低——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而现阶段医学生的培养确实存在误区,在国外欧美发达国家,临床医学的学历教育一定是精英教育,因为医生要
修理的是人不是机器,一定要有良好的传统教育背景。且国外无论是对医学学历教育还是专科医师培养,在数量上都会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详细测算。如美国,每年根据测算专科医生数量,再浮动10%的比例上报政府部门并最终决定招生人数。而我国没有这样的数据统计,几乎100%的医学院校都在盲目扩招,没有人考虑医学生们毕业以后能否就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姜可伟
  

调查 

过半数人理想年薪为9~20万元 

10.3%学生的起点期望年薪低于3万元,80.8%的期望水平在3~9万元之间;17.7%的理想工作年薪低于9万元,53.0%的理想年薪在9~20万,另有29.3%的理想年薪高于20万(见表2)。但据国内另一项关于2009届大学生就业的跟踪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9月,北京地区本科生签约平均月薪为2526元,全国医学本科签约平均月薪为2045元。本次调查中,医学生的薪酬期望在城市中尚无法达到,在基层更是远不能达到。 

点击看大图


点评 

低薪酬待遇问题不容回避 

医务人员的低薪酬待遇也是不能回避的。据我所知,台湾主治医师2007年的平均月薪就已经达到4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万元。台湾医学毕业生从走出学校的那一刻开始,其薪酬就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高3倍以上。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杜绝医生的灰色收入;另一方面,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因此,我认为,专科医生的薪金就应该比其他职业高,且越是不发达地区,其薪酬就应该越高。这需要国家的引导和支持,否则医学毕业生与基层医院之间的供求问题就难以解决,也就很少会有人愿意到基层医院当院长/科主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姜可伟 

比起薪酬待遇  医学生更关心执业环境 

医学生经过多年的培养、教育,走出校门后,他们关心能否拥有自己所期望的工作或能否得到与付出相应的报酬、福利,这是理所当然的。此外,他们更关心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发展前途。如果这些都能切合他们的需求,他们肯定会安心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做下去。 

实事求是地说,在世界范围内,医生都是受教育最高的群体之一,医学院的学制都为
5年、7年、8年制,而一般学科学制都是4年制。在国外,能成为一名医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且医生的社会地位高,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国外的医学生当了医生,鲜有改行的。但在我国,很多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了其他的职业,如医药代表等。其原因在于,他们不满足于当前医生的工作环境和薪酬水平,认为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这点如果不能改变,医疗行业很难留住人才。 

理想的薪酬和现实的收入差距很大,这只是医学生改行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在于,目前医生的执业环境不尽如人意。中国医师协会连续几年做过相关调研显示,医生的孩子绝大多数不愿意从医,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的辛劳,而且可能还得不到人的尊重。工资只是一个方面,执业环境如何、能不能得到发展,这才是医学生更为关注的内容。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镜
 
  

调查 

大城市是首选就业地区  

调查显示,学生就业地区倾向集中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大城市,选择中东部县乡基层和西部地区的比例仅为3.6%19.3%(见图1)。可见大中型城市依然是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地区。 

点击看大图



点评 

担心变废物”   基层难有吸引力 

医学生毕业不选择基层医院,或许有人认为他们好高骛远,就愿意去大医院多挣钱,事实并非如此。试想,两名医学毕业生分别到基层医院和大医院就业,5年后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在当前老百姓都不信任基层医院,并且基层医院硬件设施落后,又无法为年轻医生提供相应培训机会的情况下,5年后极有可能的是,到大医院的同学成为了一名好大夫,而到基层医院的同学则变成了废物。这与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仍不完善不无关系。 

医学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不同,就是学历教育、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和终身教育,如果毕业后就到基层医院,就意味着被剥夺了毕业后继续教育的权利,自然没有人愿意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姜可伟 

应立足机制制定职业规划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结构不合理和配置不平衡等问题,过剩与不足现象并存,留在大城市不能满足专业对口,去基层又与精英观念相违背,这种矛盾心理使医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徘徊不定,从而陷入布里丹选择(即以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悖论: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做出任何理性的决定)。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择业时是否专业对口持无所谓态度,将来工作方向更加不明确。 

学校要根据学生关注的焦点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在附属三级医院设置培训基地,作为向基层输出卫生人才的出口,并定期为基层工作的学生提供培训机会;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岗位聘任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的考核指标,使在基层工作的学生有机会回到城市;提供适当物质奖励与减免学费等优惠。 

同时,要提高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认知能力,避免因认识误区而放弃专业,减少医学人才浪费。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亲历西部基层的工作条件,真正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亲身感受当地人民的医疗水平。开设基层工作技能的选修课程,传授基层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有代表性的基层机构设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层挂职,让他们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和特点,帮助学生理性择业。 

筛选有效信息破除
布里丹选择,帮助学生择业:第一是收集基层医疗机构就业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在校生以供充分考虑,同时对已到基层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共享调查结果,使在校生获取更直接的信息;第二是信息的反馈和指导,与已赴基层的毕业生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落实现行优惠政策。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王红漫
 
 

调查 

九成学生不排斥短期到基层工作 

一位来自于北京,就读于基础医学的学生,在被问到如果让您到西部县、乡等基层工作两年有何要求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回来后有个较稳定、较高薪的工作,这样的回答体现出,作为一个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并不排斥到边远基层工作,但是他希望能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顺利地回到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并希望这样的经历能成为他得到更好发展的资本。还有一位同学,相对而言,对到基层工作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他认为:让我先有几年工作经验再去,直接就去有点荒废,不仅对我,同时也是对工作的地方,可以看出,他不仅并不拒绝这样的工作经历,也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基层真正做出贡献,而不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分析总体样本结果如下:仅
16.3%调查对象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其余均表示不愿意。如果要求毕业后去基层工作2年,则93.5%的学生愿意,其中74.0%学生提出要求(见图2)。 

点击看大图
 

点评 

改善基层医疗工作须有长期保障机制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为基层盖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等,起到了一些作用,但都没有根本改变基层的医疗卫生环境,这是因为其中缺乏一个很好的长期保障机制。基层人才问题,必然会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而逐步得到改善,如目前,由于靠近城市,硬件设备、发展机遇、福利待遇都很好等优势,有不少医学人才愿意去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执业,甚至吸引了一些老专家。如果城乡差距过大,仅用行政命令的方法驱使人才去基层不是长久之计。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对基层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如对口支援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总而言之,解决基层医学人才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镜 

应从国家层面入手  缩小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差距 

我认为这些学生的选择应该得到理解。我们都知道,国内越基层的医院条件越差、设备简陋,加上年轻医生本身没有多少经验,如果此时基层单位不能提供上级医生的指导,年轻医生所面临的困难、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同样是年轻医生,但因为分在了大医院,在三级查房制度的呵护下,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他们所承担的医疗责任自然很小,而得到的锻炼却很多。即使是一些在大医院司空见惯的疾病,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常面临检查设备不齐全而无法查的困境。我想,这是医学生不愿意扎根基层的重要原因。

如能缩小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差距,比如基础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并配以大医院医生的指导,那么情况或许会好很多,会有更多医生愿意前往基层医院。 

在大医院,医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快,并且大医院的人才结构、学术科研水平、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各方面,都是基层医院所不可比拟的。若要鼓励医学生下基层,国家就要给予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一样的支持,加大投入等。政府还要积极做更多工作改善医疗环境,减少医生压力和负担。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陈远芳


学科代码:
普遍关注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登录。

病例分析 <span class="ModTitle_Intro_Right" id="EPMI_Home_MedicalCases_Intro_div" onclick="javascript:window.location='http://www.elseviermed.cn/tabid/127/Default.aspx'" onmouseover="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EPMI_Home_MedicalCases_Intro_div').style.cursor='pointer';document.getElementById('EPMI_Home_MedicalCases_Intro_div').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mouseou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EPMI_Home_MedicalCases_Intro_div').style.textDecoration='none';">[栏目介绍]</span>  病例分析 [栏目介绍]

 王燕燕 王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

患者,女,69岁。2009年1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当时程度较轻,未予以重视。2009年3月患者乏力症状加重,尿色逐渐加深,大便习惯改变,颜色变淡。4月18日入我院感染科治疗,诉轻度头晕、心慌,体重减轻10kg。无肝区疼痛,无发热,无腹痛、腹泻、腹胀、里急后重,无恶性、呕吐等。入院半月前于外院就诊,查肝功能:ALT 601IU/L,AST 785IU/L,TBIL 97.7umol/L,白蛋白 41g/L,甲状腺功能:游离T3 30.6pmol/L,游离T4 51.9pmol/L,心电图示快速房颤。
 

疾病资源中心  疾病资源中心
医学数据库  医学数据库



友情链接:中文版柳叶刀 | MD CONSULT | Journals CONSULT | Procedures CONSULT | eClips CONSULT | Imaging CONSULT | 论文吧 | 世界医学书库 医心网 | 前沿医学资讯网

公司简介 | 用户协议 | 条件与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卫生局审核意见通知书 | 药监局行政许可决定书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京ICP证070259号 | 京ICP备09068478号

Copyright © 2009 Elsevier.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唯尔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