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报道翻译自 ”The Tan Sheet”,全球领先的OTC和营养品刊物——15年来专注于为全球OTC和营养品公司管理者提供专业的法规及商业信息服务。立刻点击此处获得一份来自”The Tan Sheet” 独家报道。
This story is translated from “The Tan Sheet” – the leading regulatory and business publication for global OTC drug and nutritional executives for more than 15 years. Click here to receive a free report (English only) from “The Tan Sheet”.
Copyright 2010 FDC Reports
全球性医药市场咨询公司IMS Health称,中国的非处方药(OTC)市场在2007~2009年间增长了30%以上,2009年销售额已经超过900亿元人民币(约合130亿美元)。
IMS在其开展的“2010年消费者健康与保健调研”中指出,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的老年人口,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而这些健康问题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
这次调研共分为两个阶段,这是第一阶段的报告,收集了中国四大城市——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的17,500个家庭的信息。第二阶段的调研则将从中国15个小城市的4,000个家庭收集信息。
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人,尤其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非常愿意接受新的健康信息,也愿意将其收入的一部分合理地用于改善健康。”
来自被调查者的数据显示,居住在这几个大城市的中国家庭每年的健康花费大约为3,447元人民币(约合500美元),占到家庭总收入的7%。
其中,北京居民的健康花费几乎占到了其总收入的10%,这可能是因为这次调查的北京人中老年人口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
心血管和肥胖问题最受关注
心血管问题依然是中国50岁以上老年人的首要健康问题,其次是肥胖和骨质疏松症。总的来看,普通感冒和咳嗽则是最常见的健康问题。
IMS项目经理Lily He在报告中指出,在健康状况、失眠、眼部疾病、便秘、肌肉疼痛以及痤疮等治疗领域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为“这几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大于5%),但治疗率却很低(低于50%)。”
Lily He说,对于针对感冒和咳嗽的OTC产品,消费者更偏爱部分合资企业品牌。
在华销售的主要品牌包括: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TSKF,Tianjin Smith Kline & French laboratories,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OTC产品合资企业)生产的康泰克(Contac,伪麻黄碱)以及强生生产的泰诺(Tylenol,对乙酰氨基酚)。
白加黑(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中国主要的OTC品牌之一,这是拜耳于2008年以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9亿美元)从本土企业东盛(Topsun)收购的(1 'The Tan Sheet' July 7, 2008, In Brief)。
勃林格殷格翰在华医院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来自其OTC咳嗽产品沐舒坦(Mucosolvan,氨溴索),沐舒坦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83亿元人民币(约合8,600万美元)。
Lily He说,TSKF、拜耳和强生的子公司西安杨森目前依然是中国OTC市场的龙头外资企业。
这些企业以及其他药品生产商都是中国正在不断完善的制药业法规的监管对象。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正在考虑对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指南进行更为严格的更新,上一次更新是在1999年(2 'The Tan Sheet' Jan. 4, 2010)。
更新GMP是中国于2009年开始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之一,目的是通过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监管政策的一系列改革来加大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