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

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作者:刘志华 来源:《门诊》杂志 2014-03-31 10:37点击次数:4953发表评论

刘志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介绍:
刘志华,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4年开始冠状动脉造影、植入心脏起搏器;1992年开始进行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及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199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3年担任硕士生导师;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9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担任心内科副主任,1999年担任心内科主任,2003年担任大内科主任。社会任职有江苏省大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999年起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分会常委,2000年起担任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心血管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担任《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江苏医药》杂志编委。已发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三等奖4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
主页:
http://fyy.sdfyy.cn/Main/DoctorView_B289_A11.html
疾病:
高血压 卒中

更年期,现称围绝经期,是指月经规则的女性,从出现月经不规则开始至完全无月经这一时间段。更年期是妇女一生必经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机体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部分妇女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妇女更年期的年龄一般为45~55岁,绝经年龄平均为49.5岁,这个过渡阶段大约为1~2年左右。

一、更年期高血压的定义

更年期高血压包括更年期前已存在的高血压、更年期这一时间段出现的高血压及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前两类高血压也会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仅为其主要症状之一,属症状性高血压。

更年期女性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而出现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可能是暂时的,到更年期结束后,血压也可能随之恢复正常。诊所偶测血压不易区分是高血压病还是围绝经期情绪波动所致,从而影响高血压的诊断, 甚至导致非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此时的高血压也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因为该年龄段正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发阶段,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识别中有一定价值。

更年期前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年龄配对的男性,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会明显上升。有研究显示,绝经期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是绝经期前的4倍,在校正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对血压的影响后,绝经期后高血压的患病率仍是绝经期前的2倍。70岁以后则明显高于男性。

我国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2%,有研究显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5%,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二、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高血压病伴更年期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的特征:(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不变或略有升高;(2)脉压差较大;(3)血压波动大;(4)血压控制不理想。乌鲁木齐市对500例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血压控制理想的仅占35%,65%患者的血压控制不理想;(5)与同等血压水平男性相比,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较快,且女性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较男性显著;(6)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常伴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主要症状表现为4类:情绪障碍,包括焦虑不安、激动易怒、情绪低落、抑郁、失眠等;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包括面部潮红、心悸、胸闷、头晕、头痛等;骨骼运动障碍,包括全身骨骼酸痛等;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

三、更年期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更年期女性血压升高的机制是复杂而且是多因素的,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变化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期,此时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降低是造成更年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雌激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故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通过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基因表达,促进一氧化氮(NO)的产生,引起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这也表明eNOS可能是卵巢激素的重要靶目标。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对下丘脑一脑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功能亢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这种内分泌变化,影响了植物神经中枢及其支配下的各脏器功能,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其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一般认为与雌激素分泌减少的速度和程度相一致,此外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还与个体、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及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近代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联系。更年期妇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情绪不稳定也是引起血压升高和血压波动的因素之一。更年期妇女中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不单纯是因为雌激素缺乏等生物因素引起,而同时有社会、心理因素存在。

四、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

更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按高血压指南进行治疗,鉴于更年期高血压存在一定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妇女高血压机制,药物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也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原发性高血压伴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要兼顾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控制体重、限盐、多摄入水果蔬菜、戒烟、限酒、增加体育活动,心理调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妇女步入更年期,应提高自我认识和心理调适意识,要注意劳逸结合和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减轻精神压力、调整心态等。正常情况下,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患者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进行治疗,控制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可使血压恢复正常。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则必须使用降压药进行治疗才能使血压恢复正常。因此,患了高血压的更年期女性应首先判断自己患的是什么类型的高血压,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如果程度较轻的话,不用急于治疗,可以先观察3个月到半年,并服用一些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一般情况下,更年期过后,高血压可能会降下来。如果收缩压在160~179 mm Hg,舒张压在100~109 mm Hg或更高,或轻度高血压但已合并心、脑、肾等器官损害者,则应及早服用降压药。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缓释异搏定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改善由于交感兴奋所带来高血压的危害。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可使患者平稳地度过由于更年期激素紊乱所致的高血压状态。

焦虑抑郁在更年期患者中很常见。心理干预和抗焦虑抑郁药物对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有协同治疗作用,必要时选用适量镇静剂如安定等。黛力新是由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氟哌噻吨为一种神经阻滞药,小剂量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有抗焦虑、抗抑郁和镇静作用;美利曲辛为一种双向抗抑郁药,能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低剂量应用具有兴奋性,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多篇临床研究显示黛力新辅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激素替代治疗有利于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对减轻更年期症状痛苦很有效果。雌激素可通过多个环节影响血压,但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表明,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多呈阴性结果,针对围绝经期女性的高血压激素替代治疗对血压影响不大。妇女健康倡议(WHI)研究结果显示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血管事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激素替代疗法不能推荐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WHI是在较年长的更年期妇女中进行研究的,其结果是否适用于年轻的围绝经期女性是未知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激素疗法不适合更年期后不再显示更年期症状的妇女。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女性高血压治疗策略不建议使用激素疗法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也不应用于心血管病一级或二级预防,如考虑用于较年轻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以治疗严重绝经期症状时,则应权衡利弊。

刘志华的文章
学科代码:心血管病学 神经病学 妇产科学   关键词: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名家讲坛 爱思唯尔医学网, Elseviermed
来源: 《门诊》杂志
《门诊》杂志介绍:《门诊》杂志创刊于2009年夏,是以心血管临床最新动态为主要传播内容、现代传播学为基本理念的医学类杂志,其宗旨是及时反映心血管领域的临床新技术、新成就、新进展,由上海东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临床学术跟踪是国际高端医学媒体应用的信息开发概念,它能帮助媒体及时掌握最新的临床动态。《门诊》杂志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初步的临床学术跟踪体系,全面跟踪并报道医师的最新观点,最新临床进展,最新病例,最新科研成果及数据分析。 马上访问《门诊》杂志网站www.menzhen.org
顶一下(1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