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

心肌损伤标志物助诊地位稳步提升

作者:刘梅颜 来源:医师报 2012-10-10 15:49点击次数:1744发表评论

刘梅颜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介绍:
临床医学博士。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双心学组副组长,国际循环执行主编,国家级继续教育教材《全科医学》副主编,《双心医学》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综合医院工作者联盟核心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心理卫生杂志、中国综合临床杂志、中国医药杂志编委,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双心栏目专家,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组医学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重症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高血压发病机制,精神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处理,沟通技巧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心血管检验发展研究等。
主页:
http://www.365heart.com/user/index.asp?u=liumeiyan
疾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刘梅颜

对临床医生来讲,心肌梗死定义决定临床治疗程序;对流行病学家来讲,参用一致的心肌梗死定义对于数据分析至关重要。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心脏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应用受限,甚至有些地区无法完成心电图检查,而新版心肌梗死定义,并无区域、国家之分。但需要注意,实际上由于各国及地区条件不同,导致心脏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弹性很大,应该说,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间的鸿沟始终都在。

2000版

2000 年, “ 首次全球心肌梗死行动”(First Global MI TaskForce) 公布新的心肌梗死定义指出,任何在心肌缺血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心肌细胞坏死都称之为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坏死后,血液循环出现心肌坏死标志物,生物标志物与心电图改变和临床表现一起,成为心肌梗死诊断的三大依据。随着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物标志物出现,影像技术的进展,非常微小的心肌坏死都能被检测出来。

2007版

2007 年,心肌梗死定义更新,强调不同临床情况均可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后被多家学会引用,如ESC、ACCF、AHA、WHF, 后也被WHO 采纳。2007 版更新的心肌梗死定义特别强调:检测到心脏生物标志物(以肌钙蛋白为佳)的升高和(或)降低,至少一次数值高于参考值上限的第99 百分位值,同时伴有至少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缺血症状,新发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如新出现的ST-T 改变、左束支阻滞、病理性Q 波,影像学提示新的存活心肌丧失或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这版新定义对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其他标准也进行了定义,包括猝死、血运重建相关心肌梗死和病理学发现。

2012版

2012 年“第三次心肌梗死定义”指出,即使极少量的心肌损伤或坏死,生物学标志物或影像学都能将其发现。心肌梗死新定义肯定指出高敏肌钙蛋白(hs-cTn)的应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定义也提到hs-cTn 应用可导致假阳性的出现,同时指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cTn 合理界值点尚存争议。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无从确定随后cTn 的升高是源于心肌梗死本身还是手术损伤导致。第三次心肌梗死定义发布后,将与PCI 相关的cTn 升高界值重新设定,对平常cTn 正常的患者,cTn 应≥ 5 倍第99 百分位值;对平常cTn 基线值升高者,cTn 应≥ 20% 有意义。有学者认为hs-cTn 太敏感,在有创检查和治疗中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这种升高是否与临床预后相关尚待研究。对CABG 术后48 h cTn 正常的患者,将cTn 界值定在≥10倍第99 百分位值。

新定义也肯定影像学对确诊心肌梗死的意义,如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核磁及CT 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 敏感检测 合理分层

当血液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 cTn 或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升高时提示心肌有损伤,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经历了冠脉内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多种影响心肌结构蛋白释放的因素均可导致其升高,如心肌炎、心肌病等,但只有与心肌缺血相关的心肌坏死才成为心肌梗死。当然少量的心肌细胞坏死也有可能被发现,如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肺栓塞以及与心脏有创检查治疗相关等。这不应被诊断为心肌梗死或是手术并发症,而是心肌有损伤。

临床情况的复杂性导致临床决策的困难,区分导致cTn 升高的急危重症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观察的连续性,如cTn 是慢性升高还是急性变化。

临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应用经历了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到乳酸脱氢酶(LDH),再到CK、CK-MB, 直到心肌cTn 的进化过程。当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时,cTn 迅速从心肌细胞浆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外周血浓度迅速升高,在发病后4 h 内即可测得。由于心肌肌丝缓慢而持续的降解,cTn 升高持续时间可长达2 周,有很长的诊断窗口期。cTn 对心肌坏死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取代CK-MB 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的首选心脏标志物。

cTn 不仅用于诊断ACS,也是危险分层的重要标志。临床研究表明,非ST段抬高型ACS 患者“罪犯”血管病变的复杂和严重程度与cTn 的升高相关,升高的cTn 还与更多肉眼可见的血栓、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相关。cTn 与心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异常相关,是远端血管微血栓形成的标志。ACS 患者cTn 检测到的最高值高于参考对照人群第99 百分位值,预示死亡和缺血事件高复发的风险(Ⅰ,A)。

肌钙蛋白 注重时机选择 实施有效鉴别

检测方案

对临床表现疑似ACS 的所有患者均应立即进行cTn检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应该与cTn 检测值结合起来,用于建立或排除ACS 的诊断。

在首次采血后,连续监测cTn 变化, 根据患者发病时间、首次hs-cTn 检测值、症状、体征、心电图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采血的时间间隔。例如患者胸痛发病1 h 内,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ACS, cTn 为参考范围上限的临界值,由于cTn 初始升高发生在发病4 h内,对此患者就需尽快(1 ~ 2h)再次检测cTn,获得cTn的变化情况,以建立或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

鉴别诊断

除了A C S, 很多疾病都会出现c T n 升高, 而随着检测敏感性的提高,c T n 低水平的升高将更为多见。以胸痛症状就诊、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 都会出现c T n 的升高。急性和慢性心衰时,c T n 都有升高,而A C S 可能是急性或慢性心衰加重的原因, 应区别c T n 的升高是单纯来自于心衰时的心肌损伤还是A C S 导致的心肌坏死。c T n 升高时应仔细鉴别多种病因(表1)。



高敏肌钙蛋白 拓宽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能力

近年来,新的高敏感方法检测cTn 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日渐增多。hs-cTn 较传统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低10 ~ 100 倍,能在表面健康人群中检出cTn,同时满足在参考对照人群第99 百分位值时变异系数(CV)≤ 10% 的分析精密度要求,敏感性升高。

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hscTn诊断试剂有许多种。从本质上来说,cTnT 与cTnI 无差别。商业化的hs-cTnT 诊断试剂只有一个制造厂商,因此不存在标准化的问题。商业化的hs-cTnI 诊断试剂却有多种, 在cTnI 抗原表位的选择、一抗/ 二抗材料的选择以及校准材料的选择上都无法统一,因此至今无法形成关于hs-cTnI 诊断试剂的标准。目前的认识是,检测试剂能称为高敏感,应该在参考对照人群第99 百分位值时,能够达到检测精密度CV ≤ 10%。

在理想状态下,各临床实验室应该选择足够样本量的参考对照人群,该人群应年轻、健康、无心脏疾病史,且无任何其他急慢性疾病和手术外伤史。对该参考人群,以实验室所用的hs-cTn 检测试剂,建立第99 百分位值。确定检测试剂的不精密度是否达到了在第99百分位值时CV ≤ 10%。各实验室在选择不同检测方法时,应对各种检测试剂的检验性能进行合理评估。在没有通用标准的情况下,美国学者Apple 提出了一个方案,根据检测方法在第99 百分位值的CV分为指南可接受(CV ≤ 10%)、临床可接受(10%<CV ≤ 20%)和不可接受(CV > 20%)。

应认识到,来自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试剂的hs-cTn 绝对值没有可比性,这在进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时尤为重要。


刘梅颜的文章
学科代码:心血管病学 急诊医学 检验病学   关键词:第三次全球心肌梗死定义 ,名家讲坛 爱思唯尔医学网, Elseviermed
来源: 医师报
医师报介绍:《医师报》每周发行10万份以上。其致力于对专科医师的学术支持,以完善医师的知识结构与临床能力;及时报道学科前沿、医师关注的热点医学信息;辟有心血管、肿瘤、感染、神经等多个学科专栏和学术、行业新闻频道。《医师报》的不少编辑、记者拥有医药、新闻和语言学硕士、博士专业背景,确保了将医学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马上访问医师报网站http://www.mdweekly.com.cn/
顶一下(1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