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科学防治肺癌

作者:陈海泉 来源:医师报 2012-05-03 15:26点击次数:531发表评论

“帽子歌后”凤飞飞于2012年1月3日撒手人寰。《枫叶情》、《我是一片云》、《追梦人》等系列歌曲成为了卡带里永远封存的历史。2010年6月,本来要进行巡回演出的凤飞飞声称自己声带长茧取消了演出。据台湾媒体报道,当时她已经罹患晚期肺癌并出现了转移。肺癌不仅夺走了许多明星的生命,也是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生命健康的疾患。


肺癌发病率攀升,早期干预预后较佳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肺癌的发生与重度吸烟有明显相关性,吸烟者的患病风险为不吸烟者的10~80倍。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推行禁烟运动,香烟消费逐渐减低,肺癌的发病率已由高峰阶段开始下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随着香烟消费率走高,肺癌的发生率不断攀升。中国肺癌发病率在过去30年上升了465%,并且女性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肺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16%,其中Ⅳ期肺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低于0.5%,而Ⅰ期肺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可达65%,其中ⅠA期为75%,ⅠB期为55%。但遗憾的是,多数肺癌早期并无症状,出现咳嗽、痰血等症状而检出时已是中晚期,15%~30%的病例甚至已有肺外播散,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放疗化疗效果不佳,导致5年生存率不到15%。


目前仅10%肺癌能在早期阶段(Ⅰ期)被发现。难道肺癌的发生真的没有“蛛丝马迹”,无法早期发现吗?出现症状之后再去进一步确诊往往病情已经较晚,如果能够通过筛查,在肺癌发生的初期捕捉到危险信号,便可为治疗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带来总生存的获益。


据统计,1/3以上的肺癌早期无任何症状表现,尤其长在周围肺野的周围型肺癌大多无任何症状。因此,中老年人群和部分具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在年度体检中,应选择适当的肺部检查项目进行肺癌筛查。目前比较常见的肺部检查手段包括常规胸部X线片、胸部CT、低剂量螺旋CT、PET等,分别各自的特点。


常见肺癌筛查影像学工具


胸部X线


胸部X线检查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要筛查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周围型肺癌,但常规X线检测常常漏诊肺部可疑病灶,特别是孤立性小结节的检出率仅为0.09~0.2%,敏感性差,且具有非常高的假阴性率和一定的假阳性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X线普查作用有限,数字化胸片(DR)也不能改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及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胸部CT


CT比常规X线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显示小结节的二维形态,还能清晰显示小结节周围组织的影像学特点。胸部CT扫描不仅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肺部小结节的形态及大小,还能通过不同时间的CT图像动态比较小结节的变化情况。胸部薄层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应该作为评估肺部孤立性小结节性质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低剂量螺旋CT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欧美和日本以低剂量螺旋CT(LDCT)为主要检查方法的大型筛查项目均显示,肺癌的检出率在1%~2%,其中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达80%以上,其5年至10年生存率达80%以上,预期10年生存率可达88%。研究数据均表明,LDCT筛查可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目前LDCT技术上日趋成熟,扫描辐射剂量约为2.0 mSV,明显低于常规CT,是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手段。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的一项长达10年的肺癌筛查试验(NLST研究)更是首次证实LDCT肺癌筛查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也因此成为肺癌筛查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


这项由NCI发起的研究耗资25亿美元,始于2002年,全美33个研究点共有5.3万名年龄在55~74岁的高危人群包括吸烟者或曾吸烟者参加,随机分配到LDCT组和胸部X线(XR)组,每年筛查1次,共3次,随后再追踪观察5年。结果显示,LDCT组肺癌死亡患者为354例, X线组肺癌死亡患者为442例,相比于X线筛查,LDCT筛查可减低20%的肺癌死亡率。


PET


PET是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诊断、分期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但FDG-PET在检测肺内小结节方面的敏感性较差,另外FDG-PET也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PET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并无优势,目前国内外均不推荐采用PET进行常规体检或筛查。


加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



肺癌具有非常明确的高危人群,为推进肺癌防控,我们亟需加大控烟力度、减少环境污染,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定期体检。现建议肺癌高危人群50岁后每年做1次低剂量CT筛查扫描,如发现肺内病变,应在专业医生建议下进一步查胸部薄层CT或胸部增强CT。


目前比较提倡即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在常规年度体检时,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而不是常规的胸部X线,这样才能早期发现肺癌。


除了常规体检,平时如果有咳嗽、感冒等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防止漏诊。需要警惕的是,肺内炎症有时在胸片及CT上可能会掩盖肿瘤的征象,所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肺部炎症之后,应及时复查胸部CT以防止漏诊。


如果肺部体检报告提示“肺部小结节”或“磨玻璃/磨玻璃样阴影”,要重视,尽快找有经验的胸外科医生详细解读CT片,提供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建议。此外,有些描述,例如“陈旧性病变”、“纤维条索影”、“钙化灶”、“肺纹理增粗”等需要与临床症状及其他体检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对上述描述可不必过分焦虑,定期常规体检即可。


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建议


目前,肺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要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分期,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尽管一些晚期的肺癌不能获得完全治愈,但是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却能给患者提供一个“带瘤生存”的机会,不仅延长了生存期,生活质量也可得到改善。


微创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及微创开胸手术)适用于有手术治疗指征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VATS)相比于传统的开胸手术,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肺功能保留更优且费用较低,2012年美国NCCN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明确提出,推荐VATS为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各种微创手术治疗肺癌。在不损伤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的同时,保证有一个安全的手术视野,5000余例的临床实践也证实微创手术对绝大部分有手术指征的肺癌,不但能彻底切除原发病灶,还能进行彻底的纵隔淋巴结清扫。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第二天基本就可以下床活动,这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也明显下降。


畅通肺癌筛查“绿色通道”


现为了更好防治肺癌,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1年8月开设了我国首家“肺癌筛查门诊”,患者就诊当天便能完成筛查登记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非常便捷、高效。肺内检出有可疑病变的人群,胸外科及放射诊断科专家们将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讨论,给予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检查结果没有异常的人群可参加第2年的筛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筛查绿色通道正式启动之后,取得了显著效果。在2011年全年867例肺癌手术中,Ⅰ期肺癌占原发性肺癌的比例接近50%,预期这部分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均能得到显著提升。


学科代码:肿瘤学 放射学   关键词:防治肺癌
来源: 医师报
医师报介绍:《医师报》每周发行10万份以上。其致力于对专科医师的学术支持,以完善医师的知识结构与临床能力;及时报道学科前沿、医师关注的热点医学信息;辟有心血管、肿瘤、感染、神经等多个学科专栏和学术、行业新闻频道。《医师报》的不少编辑、记者拥有医药、新闻和语言学硕士、博士专业背景,确保了将医学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马上访问医师报网站http://www.mdweekly.com.cn/
顶一下(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