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心

CIT新解:合作•创新•转化

2013-04-11 15:56浏览次数:228发表评论

第十一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于2013 年3 月20-23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CIT2013 的全新主题为“合作•创新•转化”。秉承大会的核心理念与传统优势,CIT 2013 安排超过1150 个讲座和发言、超过600 篇的论文交流及50 例介入病例示教演示。CIT 2013 还致力于最大程度拉近证据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据悉,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4)将于2014 年3 月20-23 日移师上海。



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指出, 随着CIT 进入第二个十年,在传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之外,大会提出了新的愿景与任务,“CIT”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使命。



法国Rouen 大学Charles Nicolle 医院Alain Cribier 教授
TAVR 或将成为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主流治疗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先驱者之一、AlainCribier 教授指出, 创新性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可追溯到1985 年完成的首例球囊主动脉瓣膜成形术,并于上世纪90 年代被FDA 获准治疗早期AS。伴随介入技术进步与操作器械、生物瓣膜研发,2000 年,Philipp Bonhoeffer 教授完成全球首例人体经导管肺动脉瓣膜置换术。2002 年成功实现经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而后3 年间,TAVR 的获益与临床可行性频获实践验证,但术者对配套器械和生物瓣膜改进的需求日益凸显。

2010 年,PARTNER 研究奠定TAVR 显著和持续临床获益的治疗地位。TAVR 问世8 年,适应证已拓展至高危AS 患者,同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适应人群由低危走向高危。2011年10 月,FDA 获准TAVR 用于无法外科治疗的AS,2012 年10月再获批用于高危AS 患者。

由介入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师、放射科、超声心动图、护士、老年科及相关专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TAVR团队已为大势所趋。Cribier 教授预期,2013 年全球将开展约8 万例TAVR,如能切实解决严重血管并发症、瓣周反流、卒中和房室传导阻滞等隐患,依托传输系统和生物瓣膜日臻完善,TAVR 不久必将成为退行性AS 的主流策略,并延展使生物瓣膜退化、中危AS、主动脉瓣反流等更多患者获益。

比利时Aalst 心血管中心Bernard De Bruyne 教授
冠心病治疗理念变革:从结构到功能

FAME 2 试验的主要研究者Bernard De Bruyne 教授指出,存在冠脉狭窄不一定患缺血性心脏病,同样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没有冠脉狭窄。

Bruyne 教授介绍, 既往研究均是推断有血管病变的患者存在缺血,如CASS 注册研究和COURAGE 研究, 这些研究也未能证实血运重建可减少终点事件。但实际上,COURAGE 研究中有31% 患者存在心肌缺血。

FAME 2 研究则发现,对于明确心肌缺血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的PCI 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死亡或进行紧急血运重建风险。而经FFR 证实无显著缺血的患者,药物治疗已足够。FFR和临床终点事件呈线性关系,一旦接受PCI 治疗,终点事件风险明显降低。

有研究发现,血管狭窄和血流减少之间不显著相关。为此,他呼吁,“目前对冠心病的认识需要‘哥白尼式’转变。因为冠脉管腔狭窄只是缺血性心脏病众多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介入治疗时要关注心肌缺血,而非冠脉病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Ajay J.Kirtane 教授
应用适宜性标准 优化临床血运重建决策

Ajay J.Kirtane 教授指出,适宜性标准(AUC)有助于评估医疗模式并推动其改进,可节约医疗支出和减少不要的手术。但个体化治疗患者应永居首位。

AUC 旨在建立最佳实践标准,从而改善医疗质量、减少实践中的不一致性和降低医疗费用,并涵盖指南未涉及但临床常见的情况。AUC 对冠脉血运重建治疗的适宜性划分为1 ~ 9级,评级越高表明血运重建治疗获益越大:7 ~ 9 级为适用(A),4 ~ 6 级为不明确(U),1 ~ 3级为不适用(I)。存在以下情况时,优选血运重建:病情不稳定、症状严重、非侵入性检查显示风险较高、解剖学复杂、药物治疗无效。

采用AUC 分析发现,目前临床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冠脉血运重建使用不足或过度使用,而使用不足可显著增加适应证患者的不良事件风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Gregg W. Stone 教授
权衡出血和缺血风险 合理抗栓保获益

Gregg W. Stone 教授指出,针对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管腔再狭窄,因此抗栓药物必不可少,但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综合获益和风险。

Stone 教授提到新型ADP 受体拮抗剂,即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研究发现,普拉格雷使出血风险增加3%。在减少复合终点事件风险方面,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无差异。但与氯吡格雷相比,替卡格雷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另一新型药物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3 年随访数据显示,比伐卢定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 血小板糖蛋白Ⅱ b/ Ⅲ a受体拮抗剂组(5.1%)。

Stone 教授指出,替卡格雷需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用。此外,虽然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华法林的三联抗栓方案使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而华法林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时,在降低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与三联方案相当,同时减少了致死性出血事件。可见,三联抗栓方案并不优于双联抗栓方案。

最后,Stone 教授指出,只有综合考虑患者病情,个体化用药,才能带来更大的获益。


会议时间:2013/4/11--2013/4/14  地点:

相关的新闻报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会议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