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心

深化研究与创新 共迎感染性疾病新挑战

2012-11-19 15:39发表评论

编者按:10 月25 日,第13 届亚太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会议(APCCMI)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微生态分会、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共同承办,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任主席。来自50 个国家的4000 多名国内外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目前细菌耐药性日益突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感染性疾病防治仍是巨大科学难题,新发、突发性传染病时有发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多学科、全方位和国际性交流合作,需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和防治努力。

主席致辞

交流合作 明晰感染新态势

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感染性疾病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各种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新冠状病毒感染、H1N1 流感、禽流感、肠出血大肠杆菌感染等)不断出现;已经得到良好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各种性传播疾病等)卷土重来,发病呈上升态势;细菌耐药性迅速增加(如产NDM-1 细菌);医院感染成为威胁患者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控制感染性疾病,需要开展深入和广泛的科学研究,更需要加强多学科交流与合作,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预警与反应能力使地区与全球感染性疾病防控体系结成相互协作的团队,为最终战胜感染性疾病发挥积极作用。

APCCMI 正是朝这样的目标开展起来的大型学术交流会议。自1986 年以来,APCCMI 已先后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韩国、日本、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举办过12 届会议。第13 届APCCMI 是首次在我国大陆举办的亚太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会议,标志着我国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与控制等领域已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

规模空前 内容形式丰富

李兰娟院士介绍,本次大会相较于历年最大的特色在于形式多样,内容全面广泛。大会包括4 个主题演讲、24 个专题会议、28 个专家论坛、23 个卫星会议,并有超过600 篇优秀论文在互动交流和论文壁报中展现。会议邀请了全球150 名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主题涵盖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AIDS、流感、手足口病等)、新发与再发传染病、成人与儿童感染、特殊部位感染、耐药菌感染控制、新型抗菌药物、细菌学、寄生虫学、医院感染等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治到预防的最新进展。此外,会议设有我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细菌耐药控制的专题报告,还将讨论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肝衰竭治疗专家共识等指导性文件。

相信如此盛会定将为推动我国与亚太地区感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热点】推进疫苗防控 深入诊治研究

我国疫苗施用成效明确 母婴传递或将被切断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新生儿使用三针乙肝疫苗的国家从1993 年的31 个增加到2011 年的179 个,其中114 个国家(59%)乙肝疫苗使用覆盖率≥ 90%。

李兰娟院士介绍,我国在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上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效。2009 年的一项统计表明,从1992 年我国三针乙肝疫苗获准使用以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从1992 年的9.75%降至2009 年的6.90%,并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从1992 年实现完全自费到2002 年的半自费,再到2005 年的完全免费,体现了我国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推广的重视与努力。据2012 年WHO 统计,我国儿童(< 5 岁)慢性乙肝发病率已降至不到1%,我国抗乙肝病毒感染的模式已成为世界典范。

李院士对浙江省使用乙肝疫苗情况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自1992年以来,20 岁以下人群HBsAg 携带率明显低于20 岁以上人群;预计2020 年, 浙江省28 岁以下HBsAg 携带率将降至1.97%,而这个年龄段人群HBsAg 携带率下降势必降低母婴传递所致乙肝病毒感染。根据过去10 年我国乙肝疫苗抗感染取得的成果,预计2015 年我国儿童(< 5 岁)乙肝病毒感染率将降至0.5%~1%,母婴传递将被有效阻断。

乙型肝炎多因素相关 代谢组学分析可预测病情

乙肝病毒感染、病程发展、疾病转化等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自然杀伤(NK)细胞、辅助性T 细胞17(Th17)、微小RNA、肠道微生物群等。

NK 细胞 有研究显示,免疫活化的慢性乙肝患者,NK 细胞的肝细胞溶解活性增强,与慢性乙肝患者肝损伤相关。另有研究表明,自然杀伤T 细胞不仅改善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炎,还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病毒控制有关。自然杀伤T 细胞主要通过活化免疫应答起抗乙肝病毒作用,并且依赖于磷脂酶的分泌。

Th17 严重肝损伤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及肝脏内Th17 含量大幅增加,Th17 能加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中患者肝损伤程度。

微小RNA 其功能失调在乙肝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微小RNA-372/373 可通过介导转录因子NFIB 表达增加病毒含量。

肠道微生物群 针对肠道微生物群与感染基础研究的973 项目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肝病存在密切的关系。(1)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粪便中的微生物群存在差异,肠杆菌、链球菌为潜在致病菌,而毛螺旋菌为潜在有益菌。(2)慢性肝病可致粪便中双歧杆菌种类发生变化,从有益菌变为投机菌,表现为齿状双歧杆菌数量增多而链状双歧杆菌数量减少。(3)肝病患者肠道内乳杆菌的特征发生变化,表现为乳杆菌的种类减少,发酵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缺失。(4)随肝病进程,毒性因子(肠道致病因子、肠道致病基因)种类增多。(5)肠道微生物群与肝病的复杂性有关,肠道微生物群经由过度繁殖、肠道渗透以及免疫损伤导致细菌移位而影响肝病。

代谢组学分析可以反映乙肝病毒相关肝病的病程,可用于诊断肝功能衰竭以及对肝衰竭严重性的预测。肝衰患者可根据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进行分类,预测准确率可达91.7%。

抗病毒治疗关键在于减少共价闭合环状DNA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 >90% 的儿童感染者和< 5% 的成人感染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10%~30% 进展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中,12%~20% 患者5年内进展为肝硬化,其中6%~10%患者5 年内转化为肝细胞癌,20%~23% 患者5 年内转化为失代偿肝硬化。病毒的持续复制是此病程进展的主要原因。

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慢性乙肝病毒不能完全根除的原因常在于共价闭合环状DN(cccDNA)长期存在。 目前抗病毒治疗指南有所更新,考虑治疗患者包括:(1)HBeAg+/-,HBV DNA > 105 cp/ml 以及转氨酶> 2×ULN;(2) 代偿肝硬化并检测到HBV DNA。失代偿肝硬化并检测到HBV DNA 考虑紧急治疗,考虑监测人群包括HBeAg+/-、HBV DNA > 105 cp/ml 以及转氨酶≤ 2×ULN。

有研究显示,乙肝病毒相关失代偿性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为优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可用于HBV 相关肝功能衰竭抗病毒治疗。

HBsAg 能反映cccDNA 状况从而预测结果,即血清HBsAg 含量下降说明cccDNA 表达减少。因此HBsAg 含量下降是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终点。

国内人工肝支持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人工肝脏支持系统(ALS)用于终止肝功能衰竭的恶性循环,通过提供基础肝脏功能,促使衰竭肝脏恢复或作为肝移植的桥梁。分为非生物人工肝系统、生物人工肝系统以及混合人工肝系统。

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防止患有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猪的死亡。相较于目前国际常用的MARS 系统,李院士团队研究的Li-ALS 系统具有个体化治疗、新鲜血浆、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一项单中心研究中,急性、亚急性严重肝炎患者经Li-ALS 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从12.5% 上升至78.9%,慢性重型肝炎改善率从7.3% 上升至43.4%。Li-ALS 已被证明可以提高肝肾功能,降低终末期肝病模型分值。此外,Li-ALS 联合肝移植较单独应用Li-ALS 或肝移植能明显延长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期。




会议时间:2012/10/25--2012/10/25  地点:

您可能感兴趣的会议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