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否规避胃癌风险

来源:医师报 2013-08-21 14:23点击次数:930发表评论

编者按:国内外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但临床实践往往不尽如此。H.pylori 在胃癌发生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根除 H.pylori 可否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在古城西安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上,多位教授对此发表了不同见解。此次高峰争鸣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大会主席胡伏莲教授说,对于“根除 H.pylori 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的争鸣有助于临床医生和学者理解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重大意义。


正方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中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内科                                               房殿春教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吕有勇教授


反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刘文忠教授


              航天中心医院消化科                                                                   杨桂彬教授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                                                                       纪小龙教授


交锋点一:何为胃癌致病、演变的关键因素?


正方: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我国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中,感染因素占 26.1%,可致肿瘤的感染因素主要为乙型 / 丙型肝炎病毒、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以及 H.pylori,其中 H.pylori 感染占 1/3。以往多项研究已证实,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并已发布相应的防治指南。


反方:


生活环境等因素关系重大


纵观全球流行病学规律,高 H.pylori 感染地区胃癌发病率不一定高。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胃癌发病率高的日本人移民至夏威夷后,第二代移民的胃癌发病率下降,说明生活环境对胃癌的发病影响较大。另有日本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 1960 年起,移民者胃癌死亡率开始下降,1975年起胃癌发病率亦下降。由此有学者认为胃癌发病率下降归因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如使用冰箱)的改变。


交锋点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


正方:


循证证据支持根除治疗获益


美国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根除H.pylori后胃癌发生相对风险为 0.56,提示根除H.pylori 可预防胃癌发生,并推荐对高危地区人群进行 H.pylori 筛查和治疗。


日本2009版H.pylori感染治疗指南指出,根除H.pylori对H.pylori相关性疾病(如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有意义,并作为A级证据推荐。亚太地区胃癌预防共识(2008 年)推荐在胃癌高发区全民筛查和治疗 H.pylori,获得了普遍认同。2012 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称,除少数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绝大多数胃癌是 H.pylori 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遗传易感性较高,根除 H.pylori 可以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提高预防效果。


福建长乐根除 H.pylori 预防胃癌的干预研究显示,经过 7.5 年随访,对无癌前病变组根除 H.pylori 表现出明显的胃癌预防效果。山东根除 H.pylori 预防胃癌的干预研究显示,经过 15 年随访,根除 H.pylori后胃癌发生相对风险为 0.61,也说明根除H.pylori 预防胃癌有显著作用。


发表于《柳叶刀》杂志关于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后是否继续抗 H.pylori 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500例内镜治疗后的早期胃癌患者,随访 5 年,根除 H.pylori 者仅 9 例复发,未根除者有 24 例复发。


反方:


仅单纯干预幽门螺杆菌收效有限


Correa 教授提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过程。仔细分析福建长乐根除 H.pylori 预防胃癌的干预研究,研究纳入1630例H.pylori阳性患者,其中 988 例无胃萎缩和(或)肠化生。随机分成根除组 817 例,安慰剂组 813 例,随访 7.5 年。根除组 7例患胃癌,均原有萎缩和(或)肠化生,安慰组为11例,5 例原有萎缩和(或)肠化,6 例原无萎缩和肠化,即仅对原无萎缩和肠化患者根除 H.pylori 才可预防胃癌。此外,有荟萃分析显示,根除 H.pylori 不能逆转肠化生。


另有研究提示,胃癌高发区 H.pylori 感染者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年龄较轻。在中国,3400 例 35~64 岁人群萎缩性胃炎患病率为 98%。目前报道的 H.pylori根除率为 70%~80%,年再感染率为 4.5%~11%,即7~15 年后所有接受过 H.pylori 根除治疗的患者均可能再感染。综上提出假设,30 岁以前根除 H.pylori 可使萎缩 / 肠化生发生率降低,预防胃癌发生效果好,而50 岁以后效果差;但 30 岁根除 H.pylori 的人群在 50岁时几乎均发生再感染,之前的根除方案失去预防胃癌作用,仅能推迟胃癌发生时间却不能降低胃癌发生率。


因此,施行 H.pylori 根除方案前需综合考虑。根除 H.pylori 降低胃癌发生率的理想条件为:早期可根除,有高效根除方案,再感染率极低或无,纠正环境危险因素,但目前可以做到的只有早期根除一项。胃癌是多因素、多阶段的,仅根除 H.pylori 单一因素,预防效果有限。


大会主席点评


胡伏莲:学术争鸣有助还原幽门螺杆菌论题全貌


本次争鸣定位为“高峰争鸣”,参辩者是来自于基础与临床的医学专家,涉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以及临床领域。综合辩者与现有认识,相关领域学者、医者需思考以下问题。


☆地域和人群差异导致“根除 H.Pylori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争议悬而未决。


胃癌的发生除 H.Pylori 之外,还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因而也形成了胃癌的发生存在地区差异、人群差异、个体差异。


对于“根除 H.Pylori 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的争议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若干年之后是否有统一的答案目前还无法确定,但是若从胃癌发生多因素、多原因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将来恐也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 如何把握“时间”尺度判定肿瘤发生。


按照肿瘤学家的观点,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有可能发生肿瘤,只是迟早问题,但通常人未到肿瘤发生就死于其他疾病。关键问题落在“时间”两字上,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如果在发生癌前期病变之前根除 H.Pylori 即能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但如果按肿瘤学家“人迟早会发生肿瘤”的观点,那医生在评估胃癌发生应该用多长时间来作标准呢?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 科学问题有争议才能有发展。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所非议,但科学问题不一样,医学存在争议很正常。有争议就必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中找出答案,科学才会发展。无论对什么问题争鸣,双方都必须本着循证医学证据,要承认地区差异和群差异,要行风险与效益比较,才能使问题明朗化。无论正方或反方的观点,有些问题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能验证孰是孰非。然而有些问题可能长期存在争议,这时就必须从对立中求统一。“共识”也是一样,需要时间来检验,基本 3~5 年几更新一次。


争鸣形式有助临床医生学者理解疾病本质。针对“根除 H.Pylori 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论题无论正方或反方,各自理由都十分充足,通过这次辩论或争鸣,使人们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争鸣是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形式,参会者获益匪浅。


总之,医学的学术争鸣必须从医学哲学角度看舌尖上的“刀光剑影”,同时,医学的学术争鸣也是医学发展的促动剂,有必要开展更多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学科代码:内科学 消化病学 肿瘤学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
来源: 医师报
医师报介绍:《医师报》每周发行10万份以上。其致力于对专科医师的学术支持,以完善医师的知识结构与临床能力;及时报道学科前沿、医师关注的热点医学信息;辟有心血管、肿瘤、感染、神经等多个学科专栏和学术、行业新闻频道。《医师报》的不少编辑、记者拥有医药、新闻和语言学硕士、博士专业背景,确保了将医学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马上访问医师报网站http://www.mdweekly.com.cn/
顶一下(3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