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室

支架纵向压缩:老问题 新发现

中年女性,复杂冠脉病变术中并发支架纵向压缩
作者:刘健 来源:医师报
2012-07-30 15:45  点击次数:1182发表评论

本例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明确,治疗策略清晰。该患者前降支(LAD)开口明显存在成角和扭曲,局部狭窄严重,反复进行预扩张后,先后采用边支血管球囊锚定,主支双导丝技术等,才成功置入第2 枚支架。但在回撤支架球囊时,因导引导管迅速和过深插入左主干(LM)远端,导致LM 内支架发生明显纵向压缩。

在结合冠脉造影图像对比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之后,证实存在支架纵向压缩。在成功实施反TAP(T 型支架+ 突出)技术,分别于回旋支(LCX)和LAD 置入两枚支架后,即刻冠脉介入疗效良好。

病例摘要

主诉 女性,49 岁。因“活动后胸闷半年,加重1 月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每于活动后出现胸闷症状,位于胸骨后,呈压迫状,无放射痛,持续1~2 min,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患者未予重视。此后胸闷症状反复发作,性质大致同前, 休息均可缓解。曾于2012 年4 月到我院门诊就诊,冠脉CT 检查提示:LAD 管壁增厚并可见多发钙化灶,相应管腔轻至中度狭窄;运动平板试验为阳性,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既往史 高血压5 年,最高血压达150/110 mmHg,否认糖尿病史。其父有心梗病史,其母及兄长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

体格检查 HR 65 次/ 分,血压125/80 mmHg,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缺血性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和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73%。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冠脉CT 示:(1)LM 远段点状钙化,相应管腔轻度变窄。(2)LAD 管壁增厚并可见多发钙化灶,相应管腔轻至中度狭窄;LCX 近段管壁略增厚,局部管腔轻度变窄。术前凝血分析正常,血生化检查正常。术前全血细胞分析:WBC 3.48×109/L,NE% 53.70%,HGB 128.3g/L,PLT 154.9×109/L;心肌损伤标志物(-)。

入院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界不大, 窦性心律,NYHA Ⅰ级 。

诊治经过

入院后药物治疗及冠脉造影结果 入院给予负荷量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 以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LM 粗大未见明显狭窄;LAD 开口成角伴90%×5 mm 严重狭窄; 近中段可见(50%~80%)×30mm 狭窄, 血流TIMI 3 级;LCX 近段至中远段发出三支粗大钝缘支,第一钝缘支(OM1)开口至近段,可见(50% ~ 60%)×20 mm 狭窄,血流TIMI 3 级(图1,图2)。均衡性冠脉。右冠脉未见明显狭窄。

经桡动脉途径试图于LAD置入2 枚支架 根据患者典型症状,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以及冠脉造影所见,术者决定针对LAD 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选用6FEBU 3.5 导引导管,R u n t h r o u g h 和B MW导引导丝分别进入LAD 和LCX。送入Sprinter 2.5×20mm 球囊,自LAD 近中段至开口顺序预扩张,可见LAD开口Ⅰ 型夹层。随后, 在推送支架和到位支架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于LAD 中段置入1 枚Resolute 2.75×24mm 药物洗脱支架(DES),用此支架球囊再次对LAD近段到开口进行扩张, 造成LAD 近段夹层加重。拟于精确定位LAD 开口置入第2 枚支架,但是,反复尝试支架无法通过LAD 近端。术者选用非顺应性球囊NC Sprinter 3.0×15mm 对LAD 开口反复扩张,然后,试图送另外一根BMW 导引导丝至LAD 远端,增加导丝支撑力,无奈未成功。遂将此导丝送入LCX,用球囊锚定技术等方法,仍然不能将支架送至预定位置。此时,患者血压、心律稳定,无明显心绞痛症状。

经股动脉途径介入和反TAP 技术 术者立即决定改为经股动脉途径继续手术,换用7FEBU 3.75 导引导管,顺利将BMW 和Runthrough 导丝送到LAD 远端, 将Resolute3.5×30 mm 支架送至LAD 近段。与第1 枚支架重叠后,近段放置于LM 体部后释放,随后,术者将此支架球囊送至两枚支架连接处进行后扩张,待支架球囊完全回缩后, 快速回撤球囊, 此时导引导管因反作用力的原因, 明显前插至LM 远端。即刻复查冠脉造影,证实LCX 近段明显发生血管夹层影像, 同时,OM1 血流明显减慢,患者出现胸痛症状。

术者选用Fielder 导丝穿过LCX 近端夹层处到达远端,采用Finecross 微导管换用BMW 标准导丝后,计划采用反TAP 技术, 从LM 至LCX中段置入支架。在LCX 置入Resolute 2.75×14 mm 支架后,采用非顺应性球囊NCSprinter 3.5×15 mm 扩张LM至LAD 后,LM 体部出现明显夹层和模糊影像。对比冠脉造影的结果,术者发现在LM置入的支架明显短缩(图3)。

再次置入支架和充分后扩张,即刻冠脉疗效良好 为进一步了解LM 内模糊影像的具体原因, 以及证实支架纵向压缩是否存在, 术者决定行IVUS 检查。IVUS 检查发现,LM 体部模糊影像为显著的壁内血肿, 同时LM 内支架明显缩短至LCX 支架远端,终止于LAD 开口之前(图4,图5),根据IVUS 提示,术者决定于LM 开口至LAD 开口再次置入1 枚DES,支架置入后,采用NC Sprinter 3.5×15 mm 和Sprinter 3.0×15 mm 球囊对于LAD、LCX 及LM 进行了充分的后扩张。

复查冠脉造影和IVUS均证实支架贴壁和膨胀良好( 图6), LM 体部,LAD 开口和LCX 开口的最小支架面积(MSA) 分别为15.09 mm2,11.95 mm2 和6.38 mm2。冠脉造影提示LCX 的OM1 和OM2的血流明显受阻。手术结束时,患者仍然存在明显胸痛症状,但生命体征平稳。







要点讨论


支架纵向压缩定义 指展开的支架在受到纵向压缩力量作用时,支架长度发生短缩。容易导致发生支架纵向压缩的病变 迂曲血管病变、钙化病变、慢性闭塞病变(CTO)、开口病变、LM 病变等。

容易导致支架纵向压缩发生的操作 包括将后扩张球囊、IVUS 导管等后续器械穿过一个展开的支架;导引导管插入过深,挤压支架;撤出支架球囊时,导引导管挤压支架;穿过一个近端展开的支架去置入远端支架,特别是在支架贴壁不全时,更易导致支架发生纵向压缩。

支架纵向压缩的诊断方法 冠脉造影的图像对比研究,以及IVUS 检查。

降低支架纵向压缩风险的技术要点

★ 在支架置入前,适当处理(预扩张)靶病变;

★ 置入支架时确保支架贴壁良好;

★ 避免导引导管插入过深;如可能,尽量减少导丝偏离(远离管腔中心);

★ 当使用任何后扩张球囊导管时,操作时球囊的充盈和回撤时间要足够;

★ 对于较长和(或)直径较大的球囊,一般需要更长的时间;

★ 当置入重叠支架时,先放置最远端的支架;

★ 当输送辅助器械穿过一个支架时,如果遇到阻力,尽量减少导丝偏离并重新穿入辅助器械。如果行进中继续遇到阻力,停止穿过辅助器械的尝试;如果发生支架纵向形变并且需要处理,请考虑进行额外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额外的支架置入,以改善支架的贴壁情况及提供足够的病变覆盖。

学科代码:心血管病学   关键词:支架纵向压缩:老问题 新发现
顶一下(0
您可能感兴趣的病例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