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室

超声心动图辅助临床循因诊治

老年男性,复杂主动脉夹层
作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王廉一 来源:医师报
2013-10-20 20:07  点击次数:461发表评论

病历摘要

主诉 男性,74岁。主因“胸背痛 4 h”于 2013 年 1 月 23 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 4 h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痛,呈撕裂样,程度较重,伴出汗,无恶心、呕吐、黑朦及肢体活动障碍,症状持续发作,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 15 粒后无明显缓解。1 h后就诊我院急诊,当时神智清楚,仍感胸背痛,胸闷较前加重,背痛及腰痛明显,感恶心,未呕吐,无头晕、头痛及腹痛,无气短。查体血压155/66 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1次/min,无明显 ST-T 异常;查心肌酶大致正常,血电解质及血气未见明显异常。精神及食欲差,大小便未见异常。

既往史 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史。

个人史 原籍出生。既往吸烟史10年,10支/d,已戒20年。无饮酒史。

家族史 无特殊。

体格检查 体温36℃ ,脉搏68 次 /min, 呼 吸 23 次 /min,血压 166/58 mm Hg。神清,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 68 次 /min,律齐,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 3/6 级舒张期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侧桡动脉搏动对称、未见减弱,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肢体未见苍白。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8.67×109/L,中性粒细胞占76.0%, 红 细 胞 3.89×1012/L,血红蛋白 118 g/L,红细胞压积36.1%,血小板 108×109/L。尿常规正常。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大致正常。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 81 次 /min,V1~V3导联 ST 段抬高 0.05~0.3 mV ;次日 ST 段回落至正常,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床旁胸部X线:心影略大,双下肺纹理增多、增强。

入院床旁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扩张(内径 38 mm),房室大小正常,心室壁不厚,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为 65%;未见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轻度退行性改变,大量主动脉瓣反流,少量二、三尖瓣反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可见剥脱血管内膜回声随血流飘动,其中升主动脉内膜剥脱一直延续到主动脉根部后方,近主动脉无冠瓣,升主动脉部分腔内可见血栓充填;胸主动脉远端及腹主动脉显示欠满意(图 1)。

入院主动脉增强 CT: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 型),升主动脉根部内膜移位,沿主动脉向下撕裂至双侧髂动脉。1 月 25 日复查主动脉增强 CT,提示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后窦内膜移位 , 主动脉全程受累一直撕脱到肾动脉以远水平,肠系膜上动脉可见内膜移位征象;降主动脉膈上 3 cm 处有一破口,重要头臂血管及肾动脉均起自真腔。

入院后心肌酶升高并出现动态改变:1 月 24 日,肌酸激酶同工酶最高升至 61.89 ng/ml,肌钙蛋白 T 0.515 ng/ml,脑利 钠 肽 665 ng/L,D 二 聚 体>1.05 mg/L;1 月 25 日,肌酸激酶同工酶 26.33 ng/ml,肌钙蛋白 T 1.25 ng/ml,脑利钠肽 1012 ng/L,D 二聚体 >1.05mg/L。1 周后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初 步 诊 断  主 动 脉 夹 层(Stanford A 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Killip 分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

诊疗经过    经心内科、心外科及影像科室联合讨论,认为患者主动脉夹层诊断明确,综合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变化,考虑夹层内膜剥脱影响左冠脉开口,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夹层撕脱至主动脉窦水平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 复 习 主 动 脉 增 强 CT及超声图像,提示升主动脉后方血栓充填,慢性夹层急性再发可能大。此次发作最大破口位于腹主动脉,头臂及腹腔重要血管分支均位于真腔内,急诊外科手术的风险极大,讨论后建议暂缓手术治疗,积极控制血压及药物保守治疗。

床旁超声心动图动态随访,未发现明确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积极降压对症治疗后,患者舒张期杂音减 至 2/6 级。2 月 1 日 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反流完全消失,升主动脉剥脱内膜移位回声较前明显改善,影响范围回退至主动脉瓣约 2 cm 以远,主动脉根部近瓣水平假腔基本消失(图 2)。此时查体发现原有舒张期杂音消失。

患者经保守治疗,血压 维 持 在 120/60 mm Hg以下,心肌酶恢复正常,主动脉瓣反流消失,心功能正常。2 月 17 日复查主动脉增强 CT 示除右肾动脉外,重要分支血管均位于真腔,肠系膜上动脉受累但肠道无缺血征,右肾动脉起自假腔,右肾灌注可。患者病情平稳,顺利出院,门诊随访。

病例讨论

急诊胸痛诊断陷阱及应对策略

该患者急诊心电图无明显缺血改变且心肌酶不高,未完成后续心电图及酶学检查前,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死。但患者胸背痛明显,临床症状重,与检查所见不平行,主动脉夹层是非常重要的可疑诊断。即刻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房室大小、室壁运动及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基本排除大面积心肌梗死,在该例患者临床决策中起关键作用。对于大量主动脉瓣反流,在无明确主动脉瓣脱垂、赘生物等确切瓣膜结构改变的情况下,主动脉夹层是最需排除的病因。

该例患者的主管医生追寻主动脉发现剥脱内膜回声,可确诊主动脉夹层,但经胸超声检查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能力不如增强 CT,尤其在评估夹层全貌以及确定破口方面,增强 CT 是更恰当的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病因鉴别

此例 AMI 不同于传统心肌梗死,始动因素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剥脱,当内膜剥脱影响冠脉开口时,即可造成心肌缺血及坏死。文献表明,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冠脉受累的发生率为1%~7%,以右冠脉受累常见,严重者需同时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此例患者 AMI 的范围及程度都不严重,未出现明确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范围,在一过性 ST-T改变及酶学变化后,很快恢复正常。考虑内膜剥脱是一个动态过程,此例患者主动脉窦处内膜剥脱无持续加重,短时间影响冠脉灌注,经降压对症等治疗后,内膜撕脱程度改善,未造成严重影响。

主动脉夹层影响冠脉开口导致的心肌梗死,因发病机制不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以严禁溶栓及抗凝治疗。若忽略病情全貌,简单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往往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主动脉瓣反流变化及原因

约 40% 的急性 A 型夹层患者存在主动脉瓣反流。常见原因包括:主动脉瓣脱垂或瓣叶排列扭曲,主动脉根部或主动脉瓣环扩张导致瓣叶对合不良,撕脱的内膜跨过主动脉瓣影响瓣膜功能,原本存在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或主动脉二瓣畸形导致主动脉瓣反流。由此可见,急性夹层时内膜撕脱临近主动脉瓣位置,造成瓣装置空间位置异常、瓣膜对合不良影响瓣膜功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此例患者经积极降压对症治疗后,内膜撕脱范围未扩大,随着急性期局部出血的吸收,假腔明显缩小、瓣叶的空间位置逐步恢复,因局部内膜撕脱对主动脉瓣功能的影响不复存在,故主动脉瓣反流消失。

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策略

患者病程早期存在严重主动脉瓣反流、AMI、主动脉全程严重内膜剥离。若行手术,除升主动脉术、全弓人工血管置换术、支架象鼻术外,还需主动脉瓣置换术及可能的冠脉旁路移植术,风险极大,死亡率高。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先降压保守治疗,同时做好手术治疗准备,密切观察病情。病程变化显示病情渐趋平稳,免除了外科手术。

D- 二聚体是排除主动脉夹层重要指标

D- 二聚体水平在临床常用来诊断肺栓塞,但主动脉夹层患者也会有 D- 二聚体明显升高,发病 24 h 内 D-二 聚 体 水 平 <500 ng/ml 患者的主动脉夹层阴性预测值高达 95%。在一组升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及正常主动脉对照研究中,发现若以700 ng/ml为参考值,检出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 59%。

学科代码:心血管病学   关键词:复杂主动脉夹层;超声心动图
顶一下(2
您可能感兴趣的病例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