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雾霾比“非典”更可怕

来源:医师报 2013-03-28 13:17点击次数:609发表评论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大气污染,空气污染物浓度屡创新高。此次两会,“雾霾”和“PM2.5”更是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专家呼吁

雾霾已成为健康杀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比“ 非典” 更可怕, 经过搜集2011~2012 年的国外资料,钟南山初步认为,雾霾对呼吸系统、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PM2.5 已经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隐性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同样指出,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治理应从立法开始

为保护民众健康, 治理空气污染已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医学专家王执礼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立法,要把治理PM2.5 作为考核、评估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对此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未涉及PM2.5,不能适用于当前大气污染现状,应尽快完善,明确包括PM2.5 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法律界限、防治措施和责任,指定大气污染的应急预案及与此相关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布局等方案和措施,并将控制PM2.5 排放总量纳入到政府的约束性指标。

开展早期研究拿出应对之策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在下一次雾霾来临时拿出应对之策,熊思东指出,应加大对我国PM2.5 污染现状、理化性质和观测特征的调研, 分析PM2.5 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建立空气质量和灰霾污染预报预警应急奠定基础并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 为PM2.5 的监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强对我国PM2.5 来源、物质基础及其含量的研究,使得有针对性地对排放的治理或取缔采取措施。

政府监管和舆论监督双管齐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俞光岩指出,政府应下定决心,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加强监管。如控制城市的机动车数量,根据有效道路运行能力,制定出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拥有量的上限;加强油品质量监督,加大超标用油处罚的力度;严格控制露天烧烤和焚烧垃圾等违法行为;针对西北城市,设计防范颗粒型扬尘污染的建筑结构,并建立预防扬尘的机制;针对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点,建立各省区联防联控机制等。

同时不能忽视民众的力量,俞光岩建议,可通过每天连续监测全国大城市空气质量和定时向公众如实报告监测结果,让民众了解现状并动员民众参与空气质量监督,利用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及污染方及时管制和治理。



钟南山对话方舟子

两会期间,钟南山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灰霾对肿瘤的影响是肯定的,北京地区肺癌患病率增加2.42%。他还表示,目前正在做调查并收集了部分资料。初步结论认为,雾霾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特别是会导致肺癌。

学者、科普作家方舟子随之在博客上“指责”钟南山所提“雾霾会导致肺癌”的说法“犯了三个错误”。随后,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隔空回应方舟子的质疑:“我是有根据的。”并针对这三个“错误”一一作了回应。

方舟子:“ 对一个年发病率万分之几的疾病,说患病率增加2.42% 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确的说法是北京地区2001 至2010 年肺癌发病率增长56%。”

钟南山:“ 肺癌发病率的相关数据是从北京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得到的,是有依据的。”

方舟子:“吸烟( 包括吸二手烟) 是肺癌的首要病因,约90% 的肺癌因吸烟导致,大约1% 肺癌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如果钟院士自己的研究发现了雾霾能导致肺癌,那也应该首先写成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未经同行评议就向媒体透露自己的研究成果,是违背学术规范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钟南山:“方舟子引用的研究报告是2006、2008 年的资料。而我的资料是2011 年、2012 年的,我所参考的论文都有大数量的样本。”

方舟子:“肺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即使能确定雾霾与肺癌的关系,那也是多年来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所致,而不是今年出现雾霾,明年就得肺癌。”

钟南山:“这个观点是对的,肺癌的形成是10 年或15年前开始形成的。肺癌和抽烟当然是有关系的,但是多少是由抽烟造成的,多少是雾霾造成的,并没有任何根据和准确数据。”

学术研究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多项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其中直径<2.5 μm 的细微颗粒(PM2.5)对健康和经济的危害极其巨大。

虽然截至目前,我国对雾霾的研究并不详细,但国外数据关于PM2.5 对健康有影响的报道可提供借鉴,并给我们敲响警钟:只有尽早干预,才能赢得治疗时间。

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

2010 年5 月,美国心脏病学院公布的空气污染和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明确指出,PM2.5 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该声明指出,仅暴露于PM2.5 污染空气中数日至数周,就可导致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脑卒中等事件发生;若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寿命也显著缩短。

此后,2011 年, 我国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等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杂志上的中国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研究也提示,PM2.5 可能是导致心、肺疾病死亡最重要的污染物:PM10~2.5 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25%、0.25% 和0.48%。然而,校正PM2.5 浓度后,上述关系消失,说明PM2.5 确实是重要致死污染物。该研究还发现,一氧化碳2 d平均浓度每增加1 mg/m3、非意外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分别增加2.89% 和4.17%。有学者对我国33项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PM2.5 浓度每升高10 μg/m3,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依次升高0.38%、0.51% 和0.44%。

来自广州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SO2、NO2 和PM10 浓度每升高10 mg/m3,非意外死亡率分别增加1.54%、1.42% 和1.26%,心血管死亡率分别增加2.28%、1.81%和1.79%。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

2011 年发表的一项大型美国研究对18 万例受试者进行了26年观察随访, 结果发现,PM2.5每增加10 μg/m3,肺癌发生风险增加15%~27%。日本学者对6000多例肺癌患者观察8.7 年后发现,PM2.5 每增加10 μg/m3,肺癌发生风险增加24%。近十年期间,北京肺癌患病率增长了60%,专家推测这与空气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显示,哮喘患儿暴露于污染空气尤其汽车尾气中,呼吸道症状会明显加重。近期发表的一项综述提示, 大气中年均PM2.5 浓度每升高10 μg/m3,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12%(AirQual Atmos Health. 2013,6:69)。一项来自瑞典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对于婴儿来说,暴露于交通相关空气污染对其肺脏发育产生不利影响(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2,186:1208)。

空气污染与卒中

发表在《卒中》上的一项英国小范围社会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对于65~79 岁老年人,PM10浓度每升高10 μg/m3,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86%;NO2 浓度每升高10 μg/m3,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23%。

美国心脏学会指南说明,短期暴露于PM2.5 污染空气与脑卒中有中等程度的关联性。2007 年的一项芬兰研究表明,暖和季节空气污染与卒中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空气污染与糖尿病和死亡

发表在《糖尿病护理》上的丹麦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平均随访9.7 年的结果提示,长期暴露于交通相关空气污染可促使糖尿病发生,NO2 平均浓度每升高4.9 μg/m3,糖尿病风险增加4%,不吸烟者和坚持运动者尤其易感,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12% 和10%。

除了以上疾病,研究还表示,空气污染还可能与中耳炎、认知功能下降、早产和自闭症等疾病有关联。

据2007 年WHO 估计,中国的空气污染物占全球的1/3。我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人数65.6万,因饮用水污染死亡人数9.56 万,是全球空气污染致命性最高的国家。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还表现在与其相关的巨额医疗费用上。英国学者Kira Matus 等报告称,2005 年,我国因臭氧和细微颗粒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总费用分别为31.97 亿美元和223.58 亿美元,而PM2.5 空气污染所致的GDP 损失绝对值为1039 亿美元,占GDP的5.9%。


学科代码:呼吸病学 职业病与环境医学   关键词:雾霾
来源: 医师报
医师报介绍:《医师报》每周发行10万份以上。其致力于对专科医师的学术支持,以完善医师的知识结构与临床能力;及时报道学科前沿、医师关注的热点医学信息;辟有心血管、肿瘤、感染、神经等多个学科专栏和学术、行业新闻频道。《医师报》的不少编辑、记者拥有医药、新闻和语言学硕士、博士专业背景,确保了将医学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马上访问医师报网站http://www.mdweekly.com.cn/
顶一下(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