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耐克因双重标准被罚 在华药企应引以为戒

Nike’s Importation Fine Serves As A Lesson For Drug Firms In China
来源:FDC-PharmAsia News 2012-11-12 15:29点击次数:388发表评论

By Brian Yang /


北京——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运动鞋生产商耐克公司因涉嫌双重标准被北京市工商局处以罚款,耐克出售的一双高端篮球鞋在中国国内的售价为1,299元人民币(约合208美元),高于国外其他市场同款产品的售价。虽然被罚的不是药品,但行业观察者认为这次事件所产生的效应有可能波及到制药业。


10月25日,相关监管部门宣布因耐克公司涉嫌欺诈消费者,决定对其处以487万元人民币(约合773,000美元)的罚款。在国内销售的这款篮球鞋其实只有1个气垫,而其宣传的却是含有2个气垫。这笔罚款对于耐克而言只是九牛一毛,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就高达67亿美元。耐克公司已就此事道歉,称其用错了宣传材料,并承诺退款给消费者。


但法律专家和制药业观察者认为,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次事件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这是跨国企业首次因在中国执行双重标准被罚,而因虚假宣传被罚的案例并不少见。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表示,企业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对产品的设计和价格进行调整。


马宇说:“遗憾的是,我国的执法部门存在一个痼疾——选择性执法,而且往往针对的是跨国公司。这就某一个具体案件来说或许没错,但从全局来说,最终的结果却是恶化了总体的法制环境。”


马宇称,耐克事件带给我们的主要信息是,只要是涉及跨国公司在华的商业宣传问题,媒体都会不遗余力地大肆报道,因为无论所犯错误是大是小,跨国公司都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马宇说:“但大多数时候,因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而伤害消费者的都是我们国内的生产企业。他们才应该成为执法的重点。”


关注制药业


作为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Jones Day)香港分所的合伙人之一,李江陵律师指出,这次事件可能提示政府将加强对跨国企业高价产品定价和商业策略的审查,也可能成为打击高药价的一种新的工具。李律师为客户提供药品定价方面的咨询服务。


与非处方药不同,处方药是禁止进行广告宣传的,但所谓“双重标准”的执法工具也可以用于打击药品定价过高。


为了解决总体药品价格给政府卫生预算带来很大压力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于今年9月又下调了肿瘤、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治疗药物的价格,包括进口药品("Bristol’s Taxol, Sanofi’s Taxotere Among Latest Victims Of China Price Cuts" — PharmAsia News, Sep. 19, 2012 5:12 PM GMT)。


李律师指出,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各省基本药物目录(EDL) 和国家医保目录入选药品的价格,并定期修订。对于基本医保没有覆盖的高价药品,生产商在定价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必须上报国家发改委,经同意后才能上市销售。进口以及国内分装的药品可能还涉及保险、税收、货运和分销方面的成本。


李律师说,高价药品通常都会受到严格的定价控制,政府会积极寻找相应的执法工具。她引用了近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公布专利强制许可实施办法一事。该实施办法其实是为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内药品的仿制品敞开了大门("China Compulsory Licensing Reg Opens Door For Generics Of Patented Drugs" — PharmAsia News, Jun. 15, 2012 4:52 PM GMT)。


李律师说:“中国可能根本不会授予强制许可,但却明确制定了申请强制许可的途径。使用强制许可将给那些希望提高其产品价格的药品生产商带来持续的压力。”


李律师称,虽然中国没有采用国际价格参考体系,但负责监管这一程序的国家发改委通常都会留意到那些国内定价超过其国际市场定价的进口药品。


法国投资银行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在10月28日的药品生产企业分析报告中称,试图实现产品溢价的跨国企业很快就会面临压力。这份报告指出,许多企业都转变了模式将生产业务外包给本地生产商,以便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价格竞争力和利润率。报告也警告称,如果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那么企业可能会面临半官方的制裁。


法国兴业银行称:“在这之后药品和医疗器材召回事件大幅增加,并且召回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导致了生产中断、药品短缺、进口禁令以及监管审查加强,有时还增加了法律成本。”


这份报告还罗列了几家可能风险最高的企业,包括强生(Johnson & Johnson)、百特国际(Baxter International Inc.)和美敦力(Medtronic Inc.)。中国的官方媒体曾经提到自2009年以来,强生已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召回产品共计25次,但在中国只开展过少数几次召回行动。今年7月,强生公司在中国召回了118盒球囊扩张导管,因为这些导管可能存在缓慢收缩或无法收缩的风险("J&J Recalls 118 Balloon Dilatation Catheters In China" — PharmAsia News, Jul. 18, 2012 5:59 PM GMT)。


学科代码:内科学 药学   关键词:双重标准 药品定价过高
来源: FDC-PharmAsia News
FDC-PharmAsia News介绍:全球领先的医药新闻刊物——专注于为中国、印度、日本及其他亚太地区生物制药企业管理者提供专业的法规及商业信息服务。 马上访问FDC-PharmAsia News网站http://www.elsevierbi.com/publications/pharmasia-news
顶一下(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