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南方会特刊(1):名家之言

来源:医师报 2013-04-25 14:00点击次数:282发表评论

编者按:4 月10-14 日,第十五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方会)于广州召开。南方会是南方地区的核心心血管学术交流平台,为带动中南部地区的心血管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15 年的磨砺与发展,南方会俨然已形成国际化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鲜明特色。大会主席林曙光教授强调,南方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提高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水平,拉近与国际间的距离,传播新概念、新技术。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从疾病治疗到疾病管理”,大会秉承规范、推广、指导的原则,探讨从心血管病筛查、内科防治、外科干预、介入治疗到康复与护理进行综合管理。大会秘书长谭宁教授介绍,本届会议共设置106 个论坛,1200 余场学术讲座,收到论文近900 篇,到会6000 余人。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教授:填补医疗服务缺憾

林教授强调,医生仅仅治疗疾病是远远不够的,疾病管理必须包含识别人群风险、循证医学诊疗、患者自我管理、预测和管理过程与结果等。

疾病管理通过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详细的管理计划,以循证医学方法为基础,对疾病相关服务提出各种针对性的建议、策略来改善病情或预防病情加重,并在临床和经济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不断改善目标人群健康的目的。

疾病管理为医疗服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可提供服务以填补现有医疗体制缺位,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投入,却降低了治疗慢性病的长期费用。

林教授指出,疾病管理不以单个病例或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应关注个体或群体的连续性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减少心脏病的行动可分为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医生干预的是已患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和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但是如果不进行人群干预、预防整个社会发生危险因素的流行,仅仅干预高危人群,医生只能是越来越忙、越来越累。因此,要加强一级预防,提高整个人群的心血管健康,使整个社会远离危险因素的“流行”,及早预防心血管病。心血管病预防的关键是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例如限盐、控烟和健康饮食和足够的体力活动等。只有改变个体环境,改变社会环境,才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病,主要是让人人享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欧美国家,疾病管理目前已成为一项常规医疗服务。我国应进行积极探索!

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教授:我国先心病防控治网络一体化在即

目前,我国先心病诊疗技术还集中在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从我国现状出发,这种拥有患者和具备治疗技术的医院相脱离的局面亟待改变,从而使先心病以单病种的角度实现从诊断至治疗的快速衔接以及疾病防控和治疗一体化。

要解决上述问题有赖于建立和优化资源共享的先心病防治网络,加强掌握先心病诊疗技术的医疗单位与妇幼医院及儿童医院的积极协作、分工,以促进诊疗技术的资源共享和防控资源的合理分布;在这个防治网络中,不同医院各司其职,治疗技术薄弱的妇幼医院和儿童医院重在提高先心病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能力,从而实现先心病尽早转运至有治疗条件的医院,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打响我国房颤治疗“三大战役”

房颤治疗“三大战役”包括阻击战、攻坚战和攻心战。

阻击战,就是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经导管消融术,减少持续性房颤风险。

攻坚战,是指要开展研究,以提高房颤经导管消融术远期成功率。我国房颤消融的1 年成功率仅70%,国外房颤消融的5 年成功率也可达到70%。这既是理想的结果,也是不理想的结果。理想是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治疗策略能使房颤患者的5 年窦性心律维持率达到70%;不理想是指与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相比,房颤消融的成功率还偏低。未来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趋势包括标测系统升级、新型消融导管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攻心战,即要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对房颤消融的科学认识。同时政府要提高医保对房颤消融的保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安全性第一

2012 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房颤防治指南首次提出,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轻微心脏结构改变的阵发性房颤,应考虑患者的意愿以决定行导管消融术还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体现了患者参与临床诊疗的趋势。

临床或许大多数房颤患者不适宜行导管消融,只能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鉴于房颤患者多合并多重疾病或并发症,房颤较易复发,一些无临床症状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较高,要谨慎选择药物。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房颤相关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有限,减少房颤复发即视为治疗成功,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失效后可选用另外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和对其他器官的不良反应十分常见。

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时,安全性比有效性更重要。

台北荣民总医院常敏之教授:推进两岸国际化、同步化学术发展进程

目前,台湾地区约有1500 位心脏介入专科医生,2012 年完成约2 万例冠脉介入术。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介入治疗的比例尚低,大陆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台湾医生学习。虽然在台湾地区从事介入治疗的医生数量相对有限,但是其开展介入手术时间比大陆早,而且具有专科医生培训及认证制度,参与介入治疗需有专科执照,这使介入治疗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而大陆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介入治疗水平差异显著。

最近几年大陆心血管领域发展迅速,很多国际上最前沿的高、精、尖技术均在大陆快速实行,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神经术,这两项技术在台湾地区也刚刚起步。可以说,两岸的学术发展逐渐形成国际化、同步化走势。

 


学科代码:心血管病学   关键词: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来源: 医师报
医师报介绍:《医师报》每周发行10万份以上。其致力于对专科医师的学术支持,以完善医师的知识结构与临床能力;及时报道学科前沿、医师关注的热点医学信息;辟有心血管、肿瘤、感染、神经等多个学科专栏和学术、行业新闻频道。《医师报》的不少编辑、记者拥有医药、新闻和语言学硕士、博士专业背景,确保了将医学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马上访问医师报网站http://www.mdweekly.com.cn/
顶一下(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他们推荐了的文章